北京对培训机构违规教学再点名
北京市教委6月1日发布近日检查校外培训机构的通报。针对无证学科类、语言类校外培训机构等违规教学的情况再次进行点名。
通报指出,5月28日至5月30日,北京市“双减”工作专班组织检查组对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部分前期摸排掌握的无证学科类、语言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实地查访,发现部分机构存在擅自开展线下培训、转为线上培训后仍然招收新学员等违规行为。
在查访中,北京龙举云兴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龙文教育)西城区中信城教学点、北京壹佳城培训学校有限公司(北外壹佳英语)广安门校区、北京市西城区博弈文化艺术培训学校庄胜广场教学点等机构被点名。
北京市教委表示,对检查中发现的上述问题,相关区教委要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整改落实,并将整改情况报市教委。各区要进一步加强对无证培训机构的治理力度,维护好良好教育生态。
上海对4家校外培训机构重罚1000万元
日前,上海分别对哒哒英语、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和精锐教育等四家校外培训机构依法从重处罚,罚款合计1000万元。
据悉,此次查处的四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夸大培训效果、虚构教师资质、虚构家长焦虑情绪、虚构价格等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法律法规。
记者发现,此次查处的四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利用虚假价格诱骗消费者的现象。以上海掌小门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即“掌门1对1”)为例,该公司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网站销售课程时,标示“老师为您准备了一套‘免费公开课’原价1299元,今日限时0元领”等内容。经核实,相关课程均未以标示的原价进行过交易,构成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交易的行为。
而通过以虚假数据夸大宣传机构培训效果、虚构教师任教经历以及虚构课程报名情况等手段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同样普遍存在。其中,上海卓赞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即“哒哒英语”)在其官方App、微信公众号和微信小程序的宣传中,夸大培训效果,虚构家长焦虑情绪和教师资质,上述行为属于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行为。
虚构、夸大、诱导成违法违规行为主要特点
6月1日,市场监管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局长袁喜禄介绍,在5月初对作业帮、猿辅导两家机构开展检查的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对新东方、学而思、精锐教育、掌门1对1、华尔街英语、哒哒英语、卓越、威学、明师、思考乐、邦德、蓝天、纳思书院等13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重点检查。
检查发现,这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违法行为,13家校外培训机构存在价格欺诈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分别处以顶格罚款,共计3650万元。
“从全国12315平台投诉举报情况看,今年一季度,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举报达4.71万件,同比增长65%,校外培训已成为百姓生活的痛点、堵点。”袁喜禄说,市场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从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
记者了解到,虚构、夸大、诱导是此次重点检查发现的校外培训机构违法违规行为的主要特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均存在虚假宣传的违法行为,包括虚构教师资质、虚构执教履历、夸大培训效果、夸大机构实力、用户评价不真实等。
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副局长嵇小灵提醒家长和学生理性看待校外培训机构对课程效果和内容的承诺,不轻信、不盲从。遇到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形,可以留存相关证据材料,通过登录全国12315平台或拨打12315热线电话进行投诉举报。
顶格罚款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此次对15家校外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一级巡视员陈志江回应道,市场监管部门在行政执法中始终秉持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和过罚相当的原则,处以顶格罚款出于三方面考虑——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大、教育培训行业社会关注度高、顶格罚款的教育警示意义突出。
具体而言,被处罚的校外培训机构均为全国性或区域性的培训机构,有的开展线上教育,学生遍布全国;有的线下网点众多,学生动辄上万人。投诉举报较多,社会反映强烈,其违法行为损害了众多家长学生的合法权益,对社会危害较大。市场监管总局基于过罚相当的考虑,对培训机构处以顶格罚款。
“教育培训行业事关每个人切身利益,具有公益性质和公共服务属性,亟须从逐利的产业回归良心的行业,需要从无序竞争回归健康发展。”陈志江进一步解释道,顶格罚款是对被处罚单位的严厉警告,是督促被处罚对象切实整改的有力推动,也对其他教育培训机构释放出严厉监管的信号,对强化行业自律、引导教育培训机构依法依规诚信经营具有强大的警示作用。
陈志江强调,罚款只是手段,整改规范才是目的。对于拒不整改、屡查屡犯、情节恶劣的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可以依法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营业执照。
校外培训机构应完善内部治理
针对处罚一事,截至记者发稿,已有机构作出回应,称完全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给予的相关行政处罚。
嵇小灵坦言,校外培训机构应以此为契机,树立对法律和市场的敬畏之心,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治理,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校外培训机构应当立即对照法律法规和市场监管部门要求,全面清理规范宣传页面和价格标示,认真梳理标价和宣传活动中的薄弱环节和漏洞短板,从人员、产品、技术等方面发力,彻底纠正违法行为。建立完善内控机制,在价格制定、宣传推广等环节,保证客观真实、公平公正。杜绝虚标原价,在宣传时应实事求是,对教师资质和课程质量等内容从严审核,相关宣传材料应当存档备查。杜绝只顾砸钱打广告、‘拉人头’而忽视实际教学质量的提高。应主动公开定价机制,教学人员的资质和履历应当在宣传材料的显著位置公示,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嵇小灵说。
监管也将继续发力。袁喜禄透露,市场监管部门将进一步开展校外培训乱象执法检查,聚焦问题反映最集中、社会矛盾最突出、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科类培训;联合有关部门对校外培训行业头部企业进行约谈;组织开展“回头看”,对此次集中查处的15家企业和各地市场监管部门查处企业的整改情况进行评估督导。市场监管总局还将会同有关部门要求相关企业对照国家法律法规进行全面自查、逐项整改,签署诚信承诺书并向社会公示。
嵇小灵表示,期待校外培训机构能摒弃短视行为,通过诚信经营,以师德、口碑及优质的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共同维护市场秩序,打造多方共赢的校外培训市场。
综合新华社、《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