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杂谈念白勺

救助老人有感

  □ 莲都 吴昭立

  近日,在晚报上看到两篇人民警察和社会好心人救助老人的报道。一篇是本月3日的《寒夜,聋哑老人走失街头,瑟瑟发抖;暖心,他们用“手语”,遍遍比划》。说的是,缙云县的民警朱颖佳和协警项赵伟,在寒夜将一位走失街头冻得瑟瑟发抖的永康聋哑老人,用警车送回永康前仓。另一篇是本月7日的《八旬老人被困山上,救援队架梯施救》,报道了一位八旬老人被困山上,丽水市蓝天救援队、消防队员,架设“梯桥”,经过50分钟施救,老人转危为安。

  读了这两篇救助老人的报道,我感受到民警及施救人员关爱老人,见义勇为,敢于担责的正能量。聋哑老人寒夜迷失街头,冻得瑟瑟发抖,民警收留老人,并用警车送回老家,可以说是救人一命。八旬老人困于山上,若得不到救援人员的相救,生死难卜。常言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民警和救援队员视老人为亲人,扶危救死,功不可没。他们是我们尊老爱老、见义勇为的光彩四射的标杆。它让人们看到了道德建设中的人性关怀,使我市更有浓郁人文关怀氛围,增加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二,试问报道中被救助的老人,为啥走失和遇难?老人的儿女肩负孝敬和赡养老人的义务,同时还要有监护老人的责任。尤其是高龄或残智残体的老人,更需要儿女的监护。老人的走失或外出遇难,与儿女不到位的监护有关。希望儿女们从报道中得到教训,多点爱心,多点细心照料,多花点力气,监管好一些高龄或失智的老人,以免走失、遇难。

  其三,敬老养老,是儿女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但社会也有责任。老人越来越多,社会担责也越来越重。对老人身心健康,对老人的生老病死,都得尽心尽力,尤其要注重老人的安全教育,让老人认老,服老,看到自己身心不足之处,听从儿女的监护,在儿女的尽孝中,安度好晚年。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12-29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40906.html 1 3 救助老人有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