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声(市直)
昨晚,翻阅于丹的《〈论语〉心得》,又看到熟悉的《豪猪的哲学》这则寓言故事,我思绪勃发。
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尖利的刺,大家挤在一起取暖过冬。它们老是不知道大家应该保持一种什么样的距离才最好,离得稍微远些,互相借不着热气,于是就往一起凑凑;一旦凑近了,尖利的刺就彼此扎着身体了,就又开始疏离;离得远了,大家又觉得寒冷……经过很多次磨合以后,豪猪们才终于找到一个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对待亲人,对待朋友,应该保持怎样的距离?我一直被这个问题缠绕着,想怎么理清都不能。重读《豪猪的哲学》这则寓言故事,让我明白了对待最亲近的人,也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如果有距离,有独立的空间,即使豪猪也能互相取暖。
那天,L因为老公弟弟的小姨女儿读书的事情找我。孩子没有城区户口,也没有符合城区就读的条件,L却让我安排城区一所公立中学重点班就读。我表示爱莫能助。一直以来,我很珍惜和发小L的友情,所以不管她有什么生活上的私事还是工作上的事,我都尽可能给予帮助,不能解决的,还到处找人帮忙。L可能习惯了我的随叫随到,习惯了我的大包大揽,却不习惯了我的这一次拒绝。正因为这次拒绝,因此以后几次通电话,L的言语中便多了一份冷淡,甚至把我的微信拉到黑名单。
因为这份冷淡,我一直嘀咕着,一直自责着,总觉得欠着她一份什么似的。昨晚细读于丹《〈论语〉心得》处世之道,顿觉茅塞顿开。
自我记事以来,我都是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别人,奉守着“给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原则。对待亲人对待朋友,只求付出,不求回报。有时哪怕是让自己多跑点路多受点委屈也行,只要亲人和朋友能快乐。如果朋友和亲人对我稍微好一点,我就会十倍百倍甚至千倍对他们好。正因为我感恩的心,正因为我的随叫随到,正因为我的大包大揽,让我和朋友和亲人之间没有一点分寸,没有一点余地,更没有了距离和独立,有时也就没就有了尊重,所以我的每次付出,给予的回报却是大大小小的伤害。想起每次和亲人之间的瓜葛,想起朋友同事间的一些小冲突,其实每次伤害都是那么不期而遇的。
“对家人,对朋友,你要有所保留,不然你即使挖出心肝,别人也会嫌小的。”不记得这话是哪位朋友给我的劝告,但我清晰记得这是在我又一次受到伤害之后听到的。如今,细读于丹的《〈论语〉心得》的处世之道,让我想起这话的同时更深领悟这话的含义。
于丹认为,距离和独立是一种对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即使在最亲近的人中间,也应该保有。即使与好朋友与亲人相处也要有个度,不要什么事情都要大包大揽。
一直对人大包大揽惯了的我,是不是也应该像豪猪一样,不停地和亲人朋友磨合,不停地寻找和亲人朋友相处的合适距离和空间呢?
“花未全开月未圆。”这是人间最好的境界。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月一旦全圆了,马上就要缺损了。而未全开,未全圆,仍使你的内心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是啊,父母和子女之间,夫妻之间,恋人之间,也需要保持像豪猪一样的适当距离,要不伤害也会不期而遇的。只有有所期待,有所憧憬,才能让生活更美好。
《论语》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稍微留一点分寸,得到的往往是海阔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