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阅读

■ 读书札记 用乡土文化激发乡村振兴 ——读《青竹故事》 吴永飞(庆元)

  日前,地处庆元县境之东厢且与福建寿宁县接壤的左溪镇青竹村两委,以及本村文人雅士们通力合作、精心编辑出版的《青竹故事》一书,带给我如何以“乡土文化”激发艺术创新的思考。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由此足见,文化建设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乡土文化特别是像既有着百年人文历史底蕴和美丽传奇,又连接浙南闽东横跨武夷山余脉之洞宫山双苗尖山麓的青竹村,作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与百姓的精神生活息息相关。时代需要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相统一的乡土文化精品。

  一日午后,我收到《青竹故事》主编毛茂丰先生托昌成兄带来的新书。翻开散发着翰墨芬芳的扉页目录内文,我满心欢喜。《青竹故事》以5辑76篇,全景式反映改革开放以来青竹村民及其村庄的精神面貌变迁,热情歌颂青竹广大村民在党的领导下开拓创新,奔向幸福小康生活的辉煌历程。鬼斧神工、浑然天成的《青竹十景》,美丽乡愁、人文荟萃的《老屋·村庄》,天真烂漫、英雄少年的《童年杂记》,民风淳朴、智慧人生的《渐行渐远的劳作与游戏》,神乎其神、莞尔一笑的《猪的故事》等等都充满朝气蓬勃的力量。挖掘村庄的深度和对人物的熟悉程度,决定了文章的深度。在此书的文章中,我深深体会到这个道理。

  我一直认为,一个作者唯有掌握写作语言的运用方法,才能处理好文章组合中,“章”与“节”的关系、修辞手法与表现手法的关系、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关系,并藉此提高艺术表现力。在当下将感知生活深处的时代温度作为一句流行词汇时,《青竹故事》就是一部深入生活,深入了解当地民众,长期深扎在一个村庄,并在长期积累和不断深耕中解读、传承乡土文化的典型。

  解读和传承乡土文化既无须面面俱到,也不仅是了解三五个老人则可。只有乡土的“气息”浓郁,才能比较和选择,才能集中和创造典型,这样的作品才有生命力。《青竹故事》达到了既定目标与要求。我以为作者深入生活,需要细心观察、认真研究,敏捷发现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这样的作品才有乡土文化的清幽味道与芬芳气息。

  《青竹故事》是一部名副其实的 “青竹村史”。风光旖旎、上善若水的600年青竹村庄及村民早已载入史册,相信此次《青竹故事》出版发行必将大放异彩并产生深远影响,新时期的青竹也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时代、新的天地、新的创世纪”。

  无论大小题材,只要其作品入脑入心都会受到读者青睐。感人的文章,来源于生活;良好的社会效果,必定来自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编者艰辛的艺术加工。这就是我对《青竹故事》的一些感想和思考。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12-16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38739.html 1 3 ■ 读书札记 用乡土文化激发乡村振兴 ——读《青竹故事》 吴永飞(庆元)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