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阅读

■ 读后有感

夜读《活着》

  木果爸爸 (莲都)

  初读《活着》,是中学时代,觉得这是本好书,读着很顺畅,感慨着余华笔下的精彩。虽在福贵一生跌宕起伏的故事里走了一遭,脑里没留下太多。末了,在本子里记下了“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晚年做和尚”这样的文字。只此而已。

  再读《活着》,已是中年,本想着平静地重温这个故事,看完竟一夜未眠。

  看似是一个人物的影像,其实却能在书中看到一个时代的人物群像。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福贵式的悲剧人物多如牛毛,他们愚昧、隐忍、坚强、勤劳,他们被时代洪流裹挟着无法喘息,唯有努力活下来才能活下去。

  许是做了父亲,当读到福贵儿子友庆献血而死、女儿凤霞难产而死的描述片段,呼吸竟急促到泪水涌出。“那天晚上我抱着有庆往家走,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抱累了就把儿子放在背脊上,一放到背脊上心里就发慌,又把他重新抱到了前面,我不能不看着儿子。”余华看似沉重冷静的描述却字字见血,福贵的悲痛溢出书本,直抵人心。竟不自觉地走到女儿儿子的床边,看着他们酣睡着的,微笑着的脸,方才舒缓内心之乱。

  余华书中有这么一句:只要一家人天天在一起,也就不在乎什么福分了。福贵说这话,是在经历了荒诞,慌乱,迷惘,绝望之后,或许他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会在一瞬间怀念那个从不曾在意的地方,怀念那些从不在意的人。福贵如此,我们很多人也是这样,海海人生,浮华世界里,常常不自觉忘记自己身该归何处,心该向何处。

  然后,说“活着”。“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活着》。”余华在序言里这样写道。福贵的一生是告别的一生,和母亲,和妻子,和孩子……当他回顾自己的一生,诉说这些告别的时候,眼睛里流露出来的神色,竟分不清是悲伤,还是欣慰,或是其他。其实有那么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明白,人活着,就是在重复着告别的故事,与学校告别,与朋友告别,与亲人告别,与身外之物告别,等你告别所有人和事后,最终和自己告别。那么想来,现时我们经历的是措手不及的幸福喜悦,亦或是无可告人的艰辛苦难,都将因为在时间流过去,被我们一一遗忘,只留下一些结果,至于结果,对现时的我们毫发无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坚强、友好面对这个世界,然后活着。

  阅读《活着》的过程,便是品味人生疾苦的过程,便是体验生命柔韧的过程,便是看见命运和岁月不动声色力量的过程,这些体验或多或少能消除现今的焦躁和现今的浮华。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12-16 ■ 读后有感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38735.html 1 3 夜读《活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