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林华斌
数字社会,老人们走进医院就医会遭遇到一些什么情况?前不久,本报记者为此进行了实地观察、随机采访和专题报道。许多老人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机,看病就医过程“身陷迷宫”,健康码打不开、预约挂号不会操作、化验单子刷不出来、指尖支付更是一头雾水。
一面是老人对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一面又是老人面对数字就医时代,上医院所遭遇的“迷途”,如何有效化解这样的矛盾?数字化成为普通市民日常生活主流,为方便老人就医,开设“专道”才能做好时代的顺利交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
从需求上看,开辟老人就医专道合情合理。人老了,头脑反应变慢,而且容易糊涂。即使子女反复教过智能化用具的使用方法,到头来还是“望机兴叹”。医院越是现代化,离老年病患的“距离”也越远,老人们看病的现实阻力也越大。根据老人的需求,开辟老人专道皆大欢喜。
从医疗系统提质增效促服务上看,开辟老人就医专道暖人暖心。老年人因为年老体衰,需要格外的照顾,即使是乘坐电梯,也要依赖他人的帮忙。为老人建立专道,可以让他们“直达中心”,以最简洁的步骤完成就医任务,还可以减少交叉感染的概率。医疗系统将服务做细做精,提高老人就医满意度,可以大大提高市民幸福指数。
从社会治理上看,开辟老人就医专道利国利民。一些退休的老人因为害怕到正规大医院去“碰钉子”,一提到医院看病就产生“心理抗拒”,所以轻信一些不法分子的花言巧语,购买保健品、健康治疗仪,成为诈骗分子的“板上鱼肉”。老人专道服务老人,给他们提供最有效最快捷的医疗服务,这样能够大大增加老人对医院、对医生的信任感,身体抱恙就会上医院看医生。老人远离诈骗陷阱,对老人钱财和身体都是一种最好的保护,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从医疗单位管理成本上看,开辟老人专道省时省心。对于老年人这样有特殊需求的群体,我们为之建立专门就医通道,只要在这条通道中安排有关人员辅助即可,对医院管理自身而言,也是一个减负举措,省时也省心。
我们真诚期待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医疗单位早日出现,为全市老人带来大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