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夏金地 通讯员 蓝津燕
本报讯 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培养市民分类投放的好习惯。昨日,记者来到市区山水桂花苑小区,发现这里实施垃圾分类撤桶并点举措两个月后,小区环境变得更好了。居民在垃圾分类督导员的指导下,分类正确率达到了90%以上。
吴冠标是该小区垃圾分类督导员,每日上午7时,他都会来到小区的分类垃圾桶旁,忍着各种难闻的气味,仔细查看桶内垃圾分对了没有。发现没有分类的,他就要拎出来重新分类后再投放。
“每日上午八时到九时是垃圾投放的高峰期,我们督导员都站在垃圾桶旁,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吴冠标在2019年主动请缨,加入了垃圾分类督导员行列。工作压力很大,有时居民还会不理解,他都会一次次耐心解释,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换来大家理解支持。
垃圾分类督导员每天的工作,除了督导、检查居民垃圾分类情况外,还要入户宣传。吴冠标和其他督导员一起,每天穿梭在小区里。朋友圈的步数排名里,吴冠标每天都是上万步。
现在,小区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增加了不少。除了大人,还有不少孩子也会主动把垃圾进行分类,垃圾分类的理念逐渐走进大家心里。“看到小区的环境变得更好了,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果,心里十分高兴。”吴冠标说。
万象街道工作人员蓝津燕告诉记者:“目前已在左渠门社区、梅山社区等社区,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每个小区都配备了专门的督导员,进行垃圾分类督导工作,引导居民正确投放。后期会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把垃圾分类工作提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