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心理咨询师张茵茵:在这个案例中,需要特别提出的是亲子(人际)关系的边界问题。子女成年并结婚后,他们就从原生家庭分离出来组成自己的核心家庭。父母原则上讲不应该再干涉子女的家庭生活。婆婆是自己家里的“女主人”,儿媳是儿子家里的“女主人”。简单讲,在父母家,父母占主导地位;在子女家,子女占主导地位。因为不赞成儿媳的生活方式,婆婆天天往小两口家里跑,按自己的方式帮忙做家务,尽管也是出于对孩子的爱,但显然就有点越界,有“控制欲”,过多介入了儿子儿媳的核心家庭生活,甚至已经给儿子儿媳造成了困扰。那么,在这对关系中,更需要调整的可能是那个爱心满满的婆婆了。
对子女放手,过好自己的生活,不香吗?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讲,干家务,用智能和手动哪个好?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婆婆说手工好,省电又省水,没错;儿媳说当然是智能的好,省时省力又方便,当然也没有错。在这个案例中,表面上是婆媳之间矛盾,其背后是两代人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不同造成的冲突。老话讲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清官难断家务事”“家是讲感情的地方,不是讲道理的地方”,就是告诉我们,在家务事上,不要执意去分辨对错,而要互相包容、理解、接纳,你选择了哪一个,哪一个就是正确的。若是非要在二者中分出个对错来,那“千古难题”婆媳矛盾应运而生自然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