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中的绝句和律诗,无论是五言还是七言,对韵辙均有较为严格的规定和要求。大多数绝句和律诗都押平韵,即现代汉语中读阴平、阳平的声调。这其中又各分为两种情况:就绝句而言,一种是第一、二、四句押韵,另一种是第二、四句押韵;就律诗而言,一种是第一、二、四、六、八句押韵,另一种是第二、四、六、八句押韵。总而言之,绝句和律诗,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其他单句不能押,偶句必须押。这样,整首诗读来就错落有致,波澜起伏,朗朗上口,易于流传。
本文拟以家喻户晓的古代名诗为例,简要阐述绝句和律诗的押韵常识,供初学格律诗者参考,并与广大老年朋友分享。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第一、二、四句句末分别为“光、霜、乡”,押“江阳”韵,都是平韵。
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第一、二、四句句末分别为“高、绦、刀”,押“遥条”韵,都是平韵。
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第二、四句句末分别为“空、中”,押“中东”韵,都是平韵。
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第二、四句句末分别为“升、层”,押“中东”韵,都是平韵。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第一、二、四、六、八句句末分别为“秦、津、人、邻、巾”,押“人辰”韵,都是平韵。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第一、二、四、六、八句句末分别为“西、低、泥、蹄、堤”,押“一七”韵,都是平韵。
聂夷中的《伤田家》:“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第二、四、六、八句句末分别为“谷、肉、烛、屋”,押“姑苏”韵,都是平韵。
崔颢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第二、四、六、八句句末分别为“楼、悠、洲、愁”,押“由求”韵,都是平韵。
我们在本文开头讲过,大多数绝句和律诗都押平韵,但是,也有少量绝句和律诗却押仄韵,即现代汉语中读上声、去声的声调。
孟浩然的《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第一、二、四句句末分别为“晓、鸟、少”,押“遥条”韵,都是仄韵。
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第二、四句句末分别为“灭、雪”, 押“乜斜”韵,都是仄韵。
杜甫的《望岳》:“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第二、四、六、八句句末分别为“了、晓、鸟、小”,押“遥条”韵,都是仄韵。
曹雪芹的“题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第二、四句句末分别为“泪、味”,押“灰堆”韵,都是仄韵。
曹雪芹的《好了歌》,由四首七绝组成:“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每一首的第一、二、四句句末均为相同的“好、了、了”,押“遥条”韵,都是仄韵。
(市区 徐龙年 7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