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上周,中央文明委公布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和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往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丽水市作为151个复查确认保留荣誉称号的前五届全国文明城市之一,再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全国排名第八位,获得中央文明办的通报表扬。
这次复查通过,说明丽水的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当然,文明没有止境,我们仍在努力。比如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丽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丽水城市养犬管理规定》,其意即在进一步促进市民的文明行为。
促进市民的文明,需要采取诸多措施,其中,完善投诉平台是比较关键的一点。
一方面,促进市民的文明,需要广大群众参与管理。这其中的道理是,促进市民的文明,首先就少不了对不文明行为的严管,通过严管,或批评教育或罚款处理,都可以起到警醒作用。问题是,怎么保证不文明行为得到及时严管?就需要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及时把不文明行为反馈给有关部门,从而弥补有关部门人手不够而管理对象庞大之间的矛盾。
自《丽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丽水城市养犬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开始,有关部门就开始严查不文明行为。据报道,10多天时间,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已采集人行道上不按指示方向停车59辆、劝导改正61辆,已处罚金总计2950元。丽水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已劝导不文明养犬171起,收容流浪犬29只。如此严管当然有用,但问题是,一边是有限的执法队员,一边是数以万计的市民,管得过来吗?肯定还有许多不文明行为逃过了执法人员的眼睛。怎么办?要请群众帮忙,通过各种工具手段,从而把不文明行为及时反馈给行政执法局处理。
另一方面,想让群众参与管理,完善投诉平台就很有必要。如果投诉平台不完善,比如现在的人大都有智能手机,弄个投诉的微信公众号就挺方便,你偏弄个邮寄投诉信;比如投诉电话没人接,或者有人接电话,但一接了事,也不跟踪处理。如此种种,就会打击群众的积极性,也就懒得来参与管理了。
相信,丽水的投诉平台会越来越完善,市民也会越来越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