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都 赤足
上周,看了本赛季中超决战,最终苏宁凭借特谢拉的超神发挥战胜了恒大,首次问鼎。江苏球迷欣喜若狂,在看台上表达了对特谢拉的喜爱之情,打出的标语上写着“规划特谢拉”!乍一看,好像并无不妥,特谢拉确实表现神勇堪称大腿,规划是基于对未来的考虑,特别是其合同即将到期,球迷希望将其留下。然而熟悉中国足球的都知道,足协为了提高国家队的成绩,在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国际足联章程的情况下,采用了归化的措施,将在中超发挥出色的外援变成内援,而特谢拉就是潜在目标之一。规划与归化,根本是不同的意思,但却错得很自然,还通过主流媒体进行了广泛传播。这会让人混淆,带来不好的影响,而且类似的情况还非常普遍。
眼下错别字的现象,还可分为有意和无意两种。无意的自然不必解释,一般都是粗心大意或者压根就不知道正确的该怎么写。而有意的就有多种情况了,首当其冲的是利益所致。有为了点击量,哗众取宠标新立异,什么衰哥霉女走光图;有为了商业目的,恶意篡改仿冒,什么康帅傅、雷碧、大白免、老于妈等;有为了个性店招,让人印象深刻的,什么衣衣不舍、时裳之都、蒸功夫等;其次是纯娱乐目的,拿错别字当幽默风趣。比如什么偶稀饭你、善解人衣,讽刺中超乱花钱就改称“中钞”之类的。娱乐节目里充斥着各式各样的谐音梗,广大网友还运用自身经历和智慧硬生生造出一些成语,什么人艰不拆、不明觉厉、喜大普奔等。也许一成不变的生活确实会枯燥,过于刻板会缺乏创新,但错别字还是要避免,要保留对汉字的敬畏之心。
特别是当下媒体发达,偌大的地球宛如一个村落,让外国友人和刚步入学堂的学生接受了错误的讯息,很容易先入为主,混淆视听,无所适从,不知所措!比如下面这些错别字:一愁莫展、甘败下风、一诺千斤、出奇不意、一股作气、声名雀起,让你觉得毫无违和感。错别字一但习惯成自然,想改都改不过来。不要说无伤大雅,不用太钻牛角尖,到时闹出笑话事小,造成损失就事大了。比如合同里写错了“英镑”和“英磅”、“定金”和“订金”,引出官司怎么办?新闻发布会,把“总裁”写成了“总栽”怎么办?医生写错了处方药名,造成医疗事故怎么办?快递写错了地址,造成包裹遗失谁来赔偿?学生写错了作文,中高考落榜了怎么办?
比较可怕的是,我现在对部分错别字已经能够自动识别了,就好像蓝牙门禁开启了模糊识别放行车辆。你说现在很少手写了,不会有错别字的,但现在的输入法都已经智能了,会将你的常用字排序在前,一朝错,处处错。所以,错别字对我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别让错别字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