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社区

  □ 记者 吴启珍 通讯员 舒海军 刘华玲

  

  本报讯 昨天,丽水开发区一早教中心的家长们收到一条短信:中心内3名学生被确诊为手足口病。随后,记者从市区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段时间是小儿手足口病进入多发阶段,医生提醒家长和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预防。

  近期小儿手足口病进入多发期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市人民医院。在儿科候诊大厅,记者看到了10余名患儿以及陪伴他们的家长。仔细一打听,其中有3名患儿正是因为染上了手足口病而前来就诊的。“听说这种病会传染,希望大宝不要中招。”带小女儿来看病的杨先生忧心忡忡地说。

  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雷文芬告诉记者,每年的这个季节,都是小儿手足口病的高发期。最近这段时间,医院儿科每天都要接诊二三十名手足口病患儿。雷文芬介绍,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患病人群多集中在学龄前儿童,潜伏期通常为3-7天,以出现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等为特征,有些人还会出现流口水、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现象。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无菌性脑膜炎、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因为病情进展快,甚至威胁生命。

  今天早上,记者从丽水市妇幼保健院了解到,近期在该院儿科确认的手足口病例也有增长趋势,最多的一天确诊十多例。

  丽水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生林爱弟提醒,手足口病主要通过口口传播或粪口传播,幼龄的孩子免疫力相比成人低,如果接触了患者鼻咽分泌物、唾液、疱疹液、粪便以及接触被污染的玩具、食品、床上用品等物品,就很容易被传染发病,出现聚集发病现象。她建议,家中有二孩的家长尤要注意预防,孩子放学后要及时清洗消毒手部,家中两个孩子的食品和餐具都要注意区分,不要混用,避免将病毒携带给家中另外一个孩子。

  打疫苗是最好预防方法

  如果不慎得了手足口病,应该怎么处置?家长又该如何预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市人民医院儿科主任林建军。

  “大多数手足口病患儿症状轻微,一周左右可自愈。重症的患儿极少,家长要重视但是不要恐慌。怀疑被传染的孩子,一般观察3到5天,若没有症状就可以解除警报。”林建军表示,大部分患者是轻症,但肠道病毒71型(EV71)可导致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病例。

  目前已知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保护易感人群最好的方法就是接种疫苗,EV71疫苗虽然不能预防所有手足口病,但会显著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林建军说,即将进入冬季,包括手足口病在内的病毒性感染发热盛行,学龄前儿童特别是幼托机构等孩子集聚的场所很容易传染扩散病毒,一旦此类场所有发病患儿的话,要及时隔离。没有发病的、有被传染可能性的孩子要尽早隔离观察。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11-06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32431.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