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杂谈

不应忽视家庭 里的食物浪费

  □ 莲都 林华斌

  说到勤俭节约,大家脑海里闪现出来的肯定是“光盘”行动。粮食浪费现象让人感到痛心疾首,勤俭节约好作风永远不过时,每个人都应该从自身做起,向奢侈浪费说“不”。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但对粮食安全问题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必须时刻戒备,珍惜当前拥有的每一粒粮食。

  数据表明,我国粮食在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每年损失量达到700亿斤;中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口一年的口粮。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肩负着代代相传并不断弘扬的使命,需要从最简单的家庭生活开始,为全家做好勤俭节约的示范。

  首先,从一日三餐做起,“宁缺毋滥”。许多出生在大家庭里的市民,做饭烧菜喜欢“大手笔”。吃不完就倒掉。其实吃饱是好事,但也是“坏事”。如今随着劳动强度的降低,许多人的食量是不大的;出于健康考虑,每餐也不需吃得太饱,七八分饱就够了。所以,家庭“主厨”要抠门点,宁缺毋滥也是件好事。

  其次,从家庭存物箱查起,“买食平衡”。许多市民闲暇时喜欢逛逛街市,看到什么好吃的就买回家。然而真正一买回家就吃掉的凤毛麟角,一般都放在存物箱里当“备货”,结果放着放着就置之不理了。过了好久想起来了,不是过期就是已经被虫子蛀了,最后只能白白扔掉。这样扔掉的食物一年到头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勤快地翻翻家里的存物箱、冰箱,看到该吃的、能吃的食物就抓紧时间吃了,做到“买食平衡”。

  最后,从家长自身好行为做起,“言传身教”。好家风可以永世相传,好传统不能丢弃。该省的就省,能节约的就节约,上一餐没有吃完的食物,还能继续吃的就要在下一餐里做好安排,用行动告诉孩子什么是真正的“过日子”。

  勤俭节约是个人的事,也是家庭的事、国家的事,只要人人拥有坚定的节约意识,那么,我们将节省下一笔巨大的物质财富。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11-06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31991.html 1 3 不应忽视家庭 里的食物浪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