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丽强祖籍江苏无锡,1962年出生于上海,成长于丽水。“可以说,从小在家中所经历的环境,让我喜欢上了写字、画画。”说起自己与书画的缘分,周丽强说,父母对他的影响占了很大的一部分。
从小,周丽强家里就有很多藏书,即使在十年动乱期间,父母亲也依旧小心保管着精神食粮。“小学三年级,我就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了。”除了喜欢读书,周丽强的父母还喜欢书法、写作。从小浸润在这样的文艺家庭,周丽强一直都在吸收传统文化的养分。
“那个时候,姐姐上了高中,我就辍学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周丽强仅读了两年初中,就进入社会开始工作,但周丽强对于书画的喜爱却一直都没有减弱。“每个月的工资,几乎都买了报纸、杂志。”周丽强说,在这报纸、杂志上,能搜寻到好的字帖和画册,自己才可以临摹名家之作。
这期间,发生在周丽强身上的一件事,更是将他对书画的痴迷体现得淋漓尽致。
1980年的一天,周丽强带着母亲的嘱托和给外婆的生活费,到上海去探亲。来到上海以后,像往常一样,他走进书店,买了很多当年丽水买不到的画册。见周丽强是爱画之人,店员便做起了生意,拿出了一套《明清扇面》。这一套书当时全国限量300套,总价398元。这笔“巨款”,相当于周丽强一年的工资。
“看来看去,实在是舍不得放下。”一边是爱不释手的书籍,一边是囊中羞涩的窘迫。心一横,周丽强将妈妈给外婆的生活费“私吞”,硬是买下,如今,全丽水也只能找到两套。
21岁开始,每年11月,周丽强都会趁着故宫“晾画”的时间,前往北京。每日带着小马扎、酸面包、手电筒,到古人的画卷里寻找自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