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一言
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取得重大成果。接下来,慎终如始、再接再厉,努力确保既定目标任务实现,是必须回答好的现实命题。
当前,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艰巨而繁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严峻而复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无疫状态”向“适应疫情长期存在”转变;发展方式从“无疫发展”向“带疫发展”转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稳住经济基本盘,兜住民生底线。
有这样一个形象比喻:过去是无疫状态、“晴天”环境,可以放开手脚干活,今后是常疫状态、“雨天”环境,必须“一手撑伞,一手干活”。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习惯“一手撑伞,一手干活”,要常怀责任之心、谨慎之心,保持耐心和韧劲,着眼于“常”。时刻绷紧常态化疫情防控这根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把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坚持防疫不忘发展,发展不忘防疫,做到两者同步部署、同步推进、同步检查、同步考核。引导人们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心态,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利用全媒体开展防疫宣传,提醒广大群众保持警惕,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自觉保持安全距离,让自己成为疫情防控链条上坚不可摧的一环。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用千千万万个文明健康的小环境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的社会大防线。只有“防”得好、“控”得住,才能“放”得开、发展好。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在可预见的未来都无法回到过去的常态。适应疫情可能长期存在的新形势,坚定严防死守的态度,涵养遇事不惊的定力,将疫情防控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生产生活细节中,我们就能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