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爱听故事,尤其是革命故事。每次到革命纪念馆参观,看到锈迹斑斑的土铳、马刀,发黄的照片、信笺,以及一些老物件,我就会热血沸腾,脑海里马上浮现出一幅幅战火纷飞的画面。
小时候,经常听爷爷讲故事。爷爷一讲到革命故事,总是滔滔不绝:“解放前,我和村里几位年轻人秘密加入地下党,其中年龄稍大的几位报名参加了游击队,年龄较小的组织安排从事交通员工作……”爷爷讲故事的时候,听众可以随时打断提问,爷爷会根据互动切换讲述内容。
“爷爷,你打过仗吗?”我好奇地问。爷爷娓娓道来:“在咱们村,有三位是正儿八经参加过战斗的游击队员,有两位是负责传递情报的交通员。”爷爷继续介绍道:“我就是一名游击队员,交战的时候,敌人的子弹是‘呼哧、呼哧’地飞过来,我军因为装备差,通常只能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在主力部队还没有南下时很是艰难。”听到这,我的耳边仿佛又响起了枪炮声。
“交通员是怎样传递情报的呢?是不是也很危险?”“当然危险啦,交通员虽然不像游击队员一样冒着枪林弹雨,但是要把情报安全地送到目的地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爷爷开始回忆,“记得有一回,一名交通员要把情报从丽水送到缙云。那时正值大冬天,寒风凛冽,头几天刚下过雨,山高路陡的括苍古道更加泥泞,小交通员穿着单衣,冒着严寒,没有手电,没有火把,星夜兼程把情报往缙云送。在行进的路上,他把脚踩到了带有亮光的路面上,结果跌入大水坑中,把衣服弄湿了,没有办法,为了完成组织交给的任务,他只能爬起来继续前进。那一年,他14岁。”“什么?14岁!不正是一个孩子吗?”我的内心不禁为之一振。
爷爷的故事不是很多,但他坚持讲了几十年。从小到大,我一遍又一遍重复听着爷爷的故事,我发现,爷爷也喜欢别人听他说故事。
如今,村里的几位爷爷都不在了,我再也不能听他们讲故事了。在纪念馆里,革命先辈留下的珍贵文物静静地躺在玻璃板下,看着这些带有战时印迹的历史文物,我不禁思绪万千:随着岁月的流逝,若干年后,我们的子孙后代是否还记得这些人和事?想到这,我决定用笔把它给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