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直 日丽风平
日本有一个叫远山正瑛的治沙圣手,八十多岁到中国来治理沙漠,每天在内蒙古的恩格贝种树10小时。在他的影响下,日本7300名志愿者来恩格贝种树,种下树木300万棵,染绿黄沙4万亩。记者问远山正瑛,日本孩子的环保意识那么好怎么来的?远山回答:“日本的孩子环保意识好,因为他们是看着父亲的背影长大的。”这句话值得深思,父母的一言一行,孩子都会看在眼里,父母的行为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的眼睛如同相机,每天都在自己的眼中留下家长的各种影像,你不经意的一句脏话,无意识的一个不当行为,都可能会影响到孩子的言语和行为。他们相信自己的眼睛要远远超过相信自己的耳朵,因此,说教本身苍白无力,言行不一的说教更是毫无作用。
高晓松曾说,他放学回到家,爸爸妈妈在看书或者看报纸,他就自然地拿起了书开始看,开始学习,他以为人的常态就是这样子的,因为一回到家父母都是这样的。高晓松出身高知家庭,他的谈吐,他的认知,他写的词曲都跟他曾经的读书和受教育经历密不可分。父母是孩子看世界的尺杆和参照物,父母的高度和宽度决定着孩子的眼界和胸襟,素质高、学识高的父母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言行指导孩子向更高的眼界和素质看齐。
为了培养孩子的品德,做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应该处处做孩子的表率。有则公益广告,说的是劳累一天的母亲给老人洗着脚,孩子看在眼里,跑去端了一盆水,边走边说:“妈妈,洗脚。”孩子好的行为、坏的行为都是父母言行教育影响的结果。为人父母都对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期待,但你想让孩子成为理想中的孩子,不如自己先成为正能量的引导者。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肩膀,给孩子树立起良好的榜样,以堂堂正正的形象留在孩子的心目中,让孩子看着自己的背影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