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老竹民族学校 谭海虹
年初的一场疫情,让我们进入了 “网课”时代。现在虽然网课已结束,但“停课不停学”的网课经历让我们每个人深深感受到自制力的重要性。
所谓自制力,就是一个人自己控制和协调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举止行为的能力。自制力薄弱的人往往控制不住自己,对行为的自我约束力差,这种人易被诱因干扰、动摇。
英国人格心理学家米歇尔曾做过一个著名的软糖实验:他专门给进行实验的孩子每人一块软糖,并对他们说:“老师出去一会儿,如果你们谁能坚持到老师回来还没有把那块糖吃掉,老师就再奖励你一块。”结果,有些孩子当场就把软糖吃掉了,而有的尽量克制自己,最后得到了两块软糖。若干年后,实验者对这些已经长大的孩子进行追踪调查,发现那些得到两块软糖的孩子后来普遍比得到一块软糖的孩子获得更大的成功。可见,自制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孩子的学业,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呢?
适当延迟满足
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适当延迟满足孩子欲望的时间。不要让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注意培养孩子抵制诱惑、克制自己的能力。当然,“延迟满足”不是单纯的让孩子学会等待,也不是一味地压制他们的欲望,它是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良好的时间管理
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离不开对时间的管理,当孩子对时间有了一定的认识后,家长就要逐渐培养孩子在时间上的自律意识。孩子想做某一件特别喜欢的事情,比如看电视、上网玩游戏时,家长要先和孩子约定玩的时间,在规定时间内孩子可以尽情地玩,约定时间一到,孩子必须自觉停止。如果当停则停,那么下次可以放宽。如果孩子不能马上停止,就需要对孩子适当“惩罚”,可以减少玩的次数或减少下次玩的时间,让孩子为自己的“违约”付出代价,培养孩子正确的时间观念,懂得守时的重要性。当孩子开始做一件不太喜欢的事情,比如写作业、做家务时,可以先让孩子自己制定完成的时间,告诉孩子只要认真完成,剩余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让孩子逐渐养成重视时间的良好意识和管理时间的良好习惯。
家长要以身作则
孩子一生下来就进入家庭生活,他们的第一个模仿对象就是父母,父母是他们一生中最早的榜样。儿童喜欢模仿榜样的行为,榜样的替代性学习可对他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榜样的行为受到赞扬,儿童就会学习该行为,反之,则拒绝。古人云:“同言而信,信其所亲。”父母是他们生活中最亲近的人,他们同父母最亲,也最相信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自己的孩子。父母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学习等等,这一切,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因此,要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家长必须以身作则,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给自己的孩子做出好榜样。
放纵如山倒,自律如抽丝。孩子自制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们多关爱、多提醒、多鼓励,只要不是不可抗力,就不要轻易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