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联合市关工委推出“丽水帮帮团公益联盟2020年专项助学行动”
高考分数:619分 毕业学校:云和中学 录取学校: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 记者 廖王晶 蓝倞 文/图
这个夏天,吴小英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女儿毛淑玲考上了大学,而且是以超过普通类一段25分的好成绩。
开学在即,第一年5300元的学费加上住宿费和生活费等开销,让吴小英的喜悦并没有持续太久。对这个月收入只有几千元的家庭来说,这仍然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为了女儿的大学梦,吴小英早上六点就出门打工,晚上十点才回到家,加班加点的她希望能尽快凑齐女儿的学费。
她相信读书改变命运
云和县白龙山街道河山村,位于云和县城西南郊区,距离县城约4公里,毛淑玲一家三口就租住于此。
记者来到村口时,毛淑玲已经早早在路口等待,在她的带领下,穿过曲折的数条小弄,记者一行终于来到了毛淑玲家——一处泥木混合结构的老房子。
在这片低矮的老房子里,住的大多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毛淑玲的老家在景宁畲族自治县英川镇,小学三年级时跟随父母来到云和务工,租住至今。
毛淑玲家住的是一层低矮的土胚泥房,门口的围墙和窗户,因为炉子长年烧火已被熏得漆黑,老旧的房子只有门上粘贴的对联透露出些许生气。
“屋里有点小,你们请随便坐。”毛淑玲一边招呼记者,可记者还是被眼前的景象震惊。毛淑玲家一共两个房间,走进大门的是十多个平方米的房间,这既是厨房又是餐厅,屋内唯一算得上电器的就是一台冰箱。
再往里是一间卧室,里面只有两张床和一张书桌。在卧室里,毛淑玲家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衣柜,一个不锈钢管架在屋内,就算是一个简易的衣架。
虽然条件很艰苦,但这个女孩却很乐观,交谈中她始终透露出灿烂的微笑。“我知道,只有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我才能够握紧改变命运的钥匙。”毛淑玲说,只有好好念书,她才有希望走出大山,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她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记者叔叔,你好!我已经被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取录啦!”8月30日,记者收到了毛淑玲发来的微信。
谈及为何会选择社会工作这个专业,毛淑玲告诉记者,她也找了很多资料,社会工作在国内目前算是一个朝阳专业,发展前景较好,就业面也非常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工作这个专业,在省内非常强,以后就业应该会有优势。”毛淑玲说,大学四年毕业后,她想尽快参加工作,为母亲分担家庭的重担。
这个暑假,毛淑玲几乎所有时间都待在家里,看书、做家务成为了她的“日常”。“一出门,感觉去哪里都要花钱,还是待在家里看书好。”她说,这也算是给妈妈减轻一点负担吧。
“越努力就会越幸运,我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坐在书桌前,毛淑玲通过斑驳的窗台望向外面天空,那些美好的未来,正在向毛淑玲招手。
对于半个多月后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毛淑玲也有着清晰的规划。“现在我已经18岁,是成年人了,大学我要开始自食其力!”毛淑玲告诉记者,现在学校里勤工俭学、课余兼职的机会都比较多,她会利用课余时间,在保证课业的同时,打工挣钱,尽最大努力让妈妈不要再那么辛苦。
各位爱心人士,如果你想资助毛淑玲顺利完成大学学业,请拨打晚报爱心热线2151666咨询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