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生活阅读

■ 视听阅读

《白蛇:缘起》的文化意涵探析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

  《白蛇:缘起》独特的艺术表现,在于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表入里、由内而外的全面表达。

  在民间故事和民族乐器表现上,古筝、古琴、萧等乐器贯穿始终,赋予影片悠扬、大气的表现力;在思想文化表现上,影片中道家思想和道教符号无处不在,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绚烂的文化底色,更有对道家“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隐性书写:蛇是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人捕蛇违背了自然规律,因而也遭到了自然的报复。

  除此之外,影片浓重的意境氛围也令人称道。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理想境界。整部影片既有朦胧的水墨之感,又将情节、人物与水墨效果并置,每一帧都是一幅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在独具中国气韵的主题曲《何须问》中,创作者的价值意图和观众的艺术观感达到了完美的共和。

  与时俱进的经典重构

  《白蛇:缘起》既有对经典影视剧内容的提炼、改编,同时也在其基础上对人物进行重新塑造,对情节进行重新编排,为白蛇传注入新的灵魂和生命。

  从造型上来看,《白蛇:缘起》的白蛇有别于徐克版《青蛇》中白蛇柔美的特质,锥子脸、吊梢眼、樱桃嘴,非常符合现代人对女性的审美。在故事内容上,总体上并没有大的改变,许宣对应许仙,小白对应白蛇,小青对应青蛇,但许宣改变了文弱书生的形象,成为爱情关系中的“主导者”,具有男性力量。这种现代性的再创造,给予影片审美层面上的革新。

  思想解放、生命自由的主题呈现

  在《白蛇:缘起》中,白蛇自始至终都是“妖”,甚至阿宣最终因爱情的力量也变成了“妖”, 这是影片对原故事人妖之恋的一次颠覆性改动,变相传达出对不同身份的共有包容的思想内涵。

  另外,影片着重渲染了小白和阿宣为了破解人妖间的隔阂作出的巨大努力,他们人妖殊途,但最终都选择为彼此跨越障碍,这种忠贞不渝的爱情观就是影片思想解放、生命自由的主题呈现。

  不管是《断背山》对同性恋性向的直视,还是奥斯卡获奖影片《绿皮书》讨论黑人和白人“身份置换”的问题,或是《捉妖记》《白蛇·缘起》的人妖共存,这些都是对保守观念的冲击和突破。《白蛇·缘起》的创作者为观众营造出一个独具魅力的动画世界。《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国漫的崛起,也意味着一些既能承袭民族文化,又能符合时代表达的作品正在悄然潜入国人的生活中,这无疑对中国动画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

  莲都 何嘉妮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08-26 中国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 ■ 视听阅读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220192.html 1 3 《白蛇:缘起》的文化意涵探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