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爸爸妈妈带我和弟弟一起去吃上海的特色美食——南翔小笼包,我们开心极了!
我们来到了南翔镇有名的长兴楼,店里人山人海,等了好久才轮到我们。妈妈给我们点了蟹粉小笼包。约十分钟后,小笼包上桌了,还冒着热气呢!它的外皮极薄,一个个玲珑剔透,像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微微泛着油光,里面的馅料若隐若现,好看极了,让人垂涎三尺。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小笼包,蘸了点醋,张开大嘴,准备吃时,只听妈妈大喊:“慢,当心烫。吃小笼包时要先把小笼包的汤吸干,再吃小笼包!”于是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撅起小嘴,轻轻地在皮上咬了一个小口,开始小心地吮吸里面的汤汁。吸得差不多了,我马上将小笼包子一口送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薄薄的皮和富有韧性的馅,这真是好吃极了!一笼吃完,我又狼吞虎咽地吃起了第二笼,肚子仿佛永远也不会吃饱似的。
南翔小笼包据说还有一段悠久的历史呢!听爸爸说,南翔小笼馒头最初叫做南翔大肉馒头,可以追溯到清代同治十年,南翔镇日华轩点心店主黄明贤是南翔大肉馒头的最初创始人。因为味道鲜美,脍炙人口,同行纷纷效仿,使黄明贤生意受到影响。于是他对大肉馒头采取“重馅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改良成为“南翔小笼包”,才流传于世。
听了我的介绍,你们是不是也想去尝一尝南翔小笼包呢?
302班 杨希 指导老师 刘爱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