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杂谈

从“最多跑一次”想到“最多问一次”

  □ 本报评论员 洪盛勇

  本报2019年度新闻回顾中,有一个关键词是“最多跑一次”。

  2019年12月,丽水机关内部“最多跑一次”改革入选“2019中国改革年度十佳案例”, 并被授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杂志社“地方全面深化改革调研基地”。近年来,我市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项改革。高标准推进群众、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1378个事项实现一窗受理、全域通办。

  由“最多跑一次”,想到另一个词,叫“最多问一次”。何为“最多问一次”?完整的意思就是群众找政府部门办事用不着问来问去的,最好是问一次,就把情况问清楚了。让群众“最多问一次”,可以省去群众许多波折与成本,最终,群众自然就可以更好地办成事了。

  如今的时代被称为信息爆炸的时代。因为手机、新媒体、互联网等等的推波助澜,信息几乎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但实际上,你以为信息无处不在的时候,却经常发现,自己真正需要的信息却很缺乏,自己是无知的,自己是信息饥渴的。这样的信息无知与饥渴在需要找政府部门办事时,就显得更突出。但事还得办呀?于是就得先问。但是,往往这里问那里问,就问成了刘欢的那首歌——《千万次的问》。由此,你消耗掉许多精力和时间,还可能无法实现办事上的“最多跑一次”,心里不是滋味。

  让群众“最多问一次”,需要提供好的咨询平台。这样的平台最好要方便,群众触手可及,内容则系统丰富。比如利用互联网,依托新媒体等,以地方为单位,把各部门集聚在一起,建立信息咨询平台,提供及时完整的信息服务。有了这样的平台,群众就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似的到处打听,一次次找人,一次次问。

  在许多政府部门,咨询的平台是有的,比如网站、热线电话,但往往“年久失修”,形同虚设。问一个问题,几个月都没有回复;有的接受咨询的同志,则话说半句,弄得对方一知半解,云里雾里。如果有便捷的平台,问的次数就会大大减少。

  有了好的咨询平台当然还不够,还需要想办法让更多人知晓平台。不然,平台还是可能发挥不了信息中介作用,群众还是可能在寻找信息的路上挣扎!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20-01-21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76452.html 1 3 从“最多跑一次”想到“最多问一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