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坡大十八弯,路窄视线差,是许多人对缙云农村路的印象。如今,穿行在缙云的一些乡村,不仅能享受到公路的便捷,还有穿行于“画”中之感。远近闻名的“笕川花海”,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曾是另一幅光景。为何地处偏远的农村公路变化如此之大?精心打造“四好农村路”,真正实现了农村路180度华丽的转身。
提升农村路,创建“四好农村路”是缙云公路部门的整治提升理念,以乡土独特的环境,凸显特色,将劣势变优势,展现风土人情。近年来,缙云交通部门多次对笕川村及镇内各乡道进行拓宽取直和路面硬化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山区的交通状况,为笕川村注入了新的活力。为让游客到“笕川花海”观光更为便捷,缙云县公路局对“笕川花海”公路沿线环境进行“洁化、绿化、美化”,全力提升公路绿化品位,消除公路沿线脏乱现象,将“六边三化”与沿线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结合,营造了“畅通、安全、舒适、优美、生态”的笕川花海公路通行环境。
“以前道路狭窄,弯道半径小,存在安全隐患,没有绿化,整体也不美观。旺季的时候,堵车队伍都排到了330国道。现在路好了,专门修建了驿站,增设停车位。今年西游记主题灯展,相信这条路会为笕川村带来更多的人流。”笕川村村委会主任杜美亮说,原来乡镇外出人口多,近年民宿行业迅速发展,道路焕然一新为乡镇带来了更加旺盛的人气,外出的村民纷纷回乡动起了“吃旅游饭”的念头。
当美丽公路遇上美丽乡村,乡村经济转型升级便有了别样的动力。路畅了,不仅方便群众交通出行,货物运输也更加快捷,运费和从前相比下降了近一半。早年,笕川村利用公路过境的优势发展香菇产业,现已成为浙中南地区最大的香菇交易中心。从前旧路严重影响了沿线村民的农产品等货物运输,现在道路一改旧面貌,以往农产品难运、难销、损耗大、价格低等问题也迎刃而解,加快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成为一条名副其实的民生路、致富路。
乡村公路的便利,助推美丽乡村和美丽经济的衍生。坐落在葛竹村的“德菲利庄园”民宿,就是美丽乡村里的“美丽经济”。庄园由留学德国并在德国创业归国的章丽英创建,是集合地方特色餐饮、丰富有趣的娱乐项目、独特的异国直销商品为一体,形成别具一格的民宿综合体,现如今已成为一座独具特色的休闲度假地。“因为葛竹村地处偏远,基础设施一直比较薄弱,道路不通畅,不仅给村民出行带来许多不便,更是制约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游客大巴车进不来,要在山脚不断换乘,不仅影响游客的体验感,更是增加了庄园的运营成本。随着四好公路的建设与推进,交通部门对道路进行了拓宽,旅游大巴开的进来了,为庄园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这条路也成为了村民的幸福路,光明路。”章丽英介绍。
一头连着经济命脉,一头连着农民生活。路美与产业美相得益彰,在“德菲利庄园”的带动下,两百人不到的小村庄现有三家小卖部、四家民宿、五家小饭店。村村通、村内通,是和谐富裕发展的重要脉络,也是葛竹村老百姓和章丽英共同的期盼。
乡村公路是打通乡村振兴的“经脉”。近年来,缙云交通部门以服务偏远山区群众为宗旨,以联城、联乡、联村、联景、联心的“五联”为方法,不断加快实现“修一条路、造一片景、活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深入实施生命防护工程,两年来实施480公里的乡村公路防护设施,完成322.48公里的农村公路新建、改造、提升,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下一步,我们还将出台专门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通过让乡村自我管理,县里财政为辅,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暖心工程、民心工程。”缙云县交通运输局局长施碧清表示。
潘 慧 吴锡平 厉顺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