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刘烨恒 通讯员 章青霞 文/图
本报讯 诗与远方,就在瓯江的山水间。2019年12月31日上午,“山水清音——丽水·温州 瓯江山水诗路展”在丽水市博物馆拉开帷幕。众多展品中,一幅名为《八百里瓯江图》的钢笔画作品吸引了众人的目光——这幅作品是画家用钢笔点击了8亿次才创作完成的。
“瓯江山水诗之路”作为古代浙南山水主游线,自西向东贯穿整个浙南地区,流经丽水、温州。
八百里瓯江承载了丽水、温州两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独具地域特色的气质与禀赋,瓯江也成为孕育着两地文明的“母亲河”,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本次展览以“诗”串文为主线,以“诗”为点睛之笔,弘扬两地的优秀传统文化。
展览由“风物·青瓷之路”“风雅·诗画之路”“风情·民俗之路”“风采·红色之路”四个主题单元组成,从物质到精神层面展示“瓯江山水诗之路”的形象和内涵,着力彰显瓯江诗路文化的重大历史、文化、经济与时代价值。
展览融诗书画为一体,以瓯江沿线重大文物考古发现的实物为依托,多视角再现“母亲河”瓯江源远流长、厚德载物的文化底蕴,为广大市民同时献上视觉盛宴和文化大餐。
在展厅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全长40米的钢笔画长卷《八百里瓯江图》。
《八百里瓯江图》是由温州市鹿城区美协主席侯传芳和多名艺术家,历时两年多精心打造的钢笔彩画作品,描绘了八百里瓯江蜿蜒东去以及两岸自然与人文的壮丽景色。
侯传芳与钢笔画结缘于1999年。那时他在莫斯科做外贸生意,看到了许多钢笔画。“为什么不用钢笔来创作中国画呢?”2003年回国后,侯传芳便开始摸索钢笔画点画技法,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作画风格。
“画是宋元的风格,笔是西洋的笔。中国画有一种别样的韵味,如果用普通的画法,很难表现出那种意境。”侯传芳说,《八百里瓯江图》使用了独特的钢笔画技法——用1.3毫米的钢笔尖,一点一点地点出整幅画!通过画纸上分布的8亿个点,全面展现八百里瓯江的山水风貌。
“40米长卷,我们画这幅画用了800多天时间,每天画近十个小时,很累,但很值得。”侯传芳说,此前有很多画家希望用各种方式将瓯江全貌描绘出来,但一直没有完成。为了创作这幅画,从凤阳山瓯江源头到洞头半屏山入海口,两年多时间里,侯传芳和同伴们一次次去实地写生,最终用钢笔展现出了八百里瓯江的全貌。
“在我的创作生涯里,《八百里瓯江图》是迄今为止最有气势、最具意义的画作。这不仅是单纯的创作,还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承。”侯传芳说,很欢迎丽水市民朋友来看看画上的“母亲河”。
为了配合此次展览,市博物馆还特别引进了温州“瓯江山水诗路精品”文旅融合产品展览及推广活动。
据了解,本次“山水清音——丽水·温州 瓯江山水诗路展”展览时间为2019年12月31日至2020年3月10日,为期71天,广大市民、游客可免费到市博物馆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