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吴启珍
本报讯 冬季养生,首选膏方。为了让更多的市民了解膏方文化,并合理利用膏方来改善身体状况,本报将于21日至22日在老报社(丽阳街491号)举行2019处州晚报“生生堂膏方节”,让更多市民学习膏方知识、感受中医味道。
此前,晚报已经推出了两篇关于膏方知识的报道,受到了市民热烈欢迎。有不少读者专门致电晚报,询问与膏方有关的问题。“膏方是咋样熬制出来的?”市民潘女士非常想了解膏方的制作过程。为此,记者特别联系了丽水生生堂,让潘女士能到现场体验膏方的制作流程。
一人一方 对症下药
今天上午,记者和潘女士来到了位于市区囿山路的生生堂国医馆,首先见到的是许维丹医生。许维丹是副主任中医师、医学硕士,曾任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市药学会理事、丽水学院医学专业副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20年,经验十分丰富。
许维丹医生说,膏方最大的特点是因人处方,度身定做,对症下药,针对性强。选用适合的膏方,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功效。为此,膏方制作需“一人一方,私人定制”。通常来说,医生要先经过望闻问切后,再根据每个人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病史,“量身定制”一款膏方。
“膏方包含药材种类繁多,还要考虑药性平衡,因此,从构思到落墨,开一张膏方处方,就像做一篇大文章。”许维丹说,医生开膏方处方其实大有讲究。在古代,膏方处方写在三折页的纸上,上面用很秀气的小楷将理、法、方、药布局疏密有致,用药君、臣、佐、使一目了然,文采飞扬,丝丝入扣,文情并茂,读来有一股浓浓的文化味道。可以说,一张一流的膏方处方,实际上就是一件融医学、文学、书法为一体的艺术品。
医生开好处方,药房就会照方抓药,并合理配比,接着就进入了熬制的过程。
制作讲究 工艺细致
走进丽水生生堂的膏方熬制药房,一排正冒着热气的不锈钢锅,一下就吸引了潘女士的眼球。说到膏方的熬制,熬膏师傅蓝春波指着药房里的各种制药设备说:“膏方的制作工艺已流传千年,工序繁杂,要求极为苛刻,整个流程工序非常复杂,所有火候拿捏全凭经验道行。”
熬膏房收到配方部送来熬膏的中药材,入水浸泡6-8小时,再把浸过的中药材放入不锈钢锅里煎熬,头汁时间为2-3小时,二汁时间为1-2小时,按药量多少而定。然后对煎成汤汁的中药材(头汁、二汁)加压榨取药汁,二汁合并静置,放置6小时以上沉渣并过滤。再用大火对过滤后的浓汁进行熬炼,把取出的药汁放入化膏用的锅,同时放入用黄酒浸过的阿胶、龟板膏或鹿角膏,还有冰糖、蜂蜜、饴糖化烊,再把化膏后的浓汁,再次过滤,放入收膏用的锅内,用小火收膏,并通过搅棒试膏,至滴珠或排旗为宜,历时24小时左右。
随着收膏的过程,膏体逐渐变稠,并散发出一种融合了中药材与糖浆的淡淡香味,一剂膏方就制作完成了。
“生生堂中医师许维丹先为我简单介绍了膏方知识,告诉我膏方是以养生保健为主要目的的中药膏剂。此外,许医师还详细介绍了膏方的功效、适宜人群、服用方法、注意事项、服用禁忌等。我边听边记,同时也了解到冬天膏方进补的重要性,令我感触良多。”潘女士说,亲眼看到用心的好膏是如何熬成的,她作为一个只知道在保温杯里泡枸杞的“90后”,切身感受到了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医文化。
在21日至22日举行的2019处州晚报“生生堂膏方节”上,生生堂也会在现场展示膏方制作过程,有兴趣的市民可以前往参观。为了回馈市民支持,生生堂也会在现场送出100份精品阿胶(50克装),凭本期报纸领取,先到先得,送完即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