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廖王晶 通讯员 谢潇冰
本报讯 “数学课,插话3次、站起来2次,没有离开座位”“语文课上站起来5次,为了拿铅笔;蒙台梭利课,发出尖叫声音,尖叫3次”……日前,市特殊教育学校全体启智教师召开了观察日记分享交流会。各学段三名班主任详细介绍了本班观察对象的基本情况、家庭教养方式、问题行为汇总、干预方案及成效等内容。
今年9月开始,为更好贯彻生本化与个别化教育理念,帮助情绪行为问题突出的特殊儿童进行问题行为矫正,市特校启智部开启各班教师观察日记常态化项目。
观察的第一周期,由各班教师以客观的语言记录个案的情绪行为问题及发生的次数,在一轮周期后汇总,讨论首要解决的问题行为与干预方案;第二周期则针对该行为进行干预记录,分析干预成效。若干预成效显著,则集中讨论确定下一个问题行为及干预方案,逐一击破。
“我们经过实践后发现,观察日记追踪记录是对特殊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矫正及康复治疗的良好辅助工具。”市特校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学校将更深度使用常态化观察日记,加大对特殊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矫正的探索与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