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燕翔(龙泉)
大自然的美,要靠你的眼睛,去发现。
读高中时,也就是十几年前,第一次到住龙同学家游玩。那时山路崎岖,盘山公路一路蜿蜒,路旁河水如翡翠般清翠,那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绿,就像树的浓汁倒进水里搅拌而来,同学们直呼跳下去畅游一番!
汽车到了盘山公路山顶,只见雾气蒙蒙,美如仙境。山顶一路盘旋而下,像是坐云霄飞车。那时的住龙,交通、通讯、交易都不是很方便,真是“养在深闺无人识”,我老爸戏称她为“花果山”,我加了一句,花果山深处水帘洞。
现在,它还是很美,并且已经作为龙泉第一批革命老区被开发出来。河水依然翠绿,红色旗帜随处飘扬,绿色映衬着红色,也壮鼓了老农们的荷包,正应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蜿蜒的山路被宽阔公路所代替,往来车辆更加地方便。每天,游客们从四面八方而来,感受她的文化她的魅力。
住龙的每一个角落都很干净,物品摆放井然有序,就连墙角生火做饭的柴火都排列整齐。
到住龙,随处走走,你可以看到浙西南革命精神的影子,还可以听到三个子弹、老交通员掩护红军的故事,还有其他诸如老街游鱼、红军学堂、双渡垟天然泳池、农家乐、民宿、书法、老屋、炊烟等等元素。每一次到老街走走,看到每家每户门前的清水游鱼庭院鲜花,都有想安定下来的感觉。知道老街的水为什么这么冰凉清澈吗?一个老乡告诉我原来这门前的水引自镇外江里的水,真是同根同源共流淌!
我爱人老家是一个名叫湾潭的小村落,这是一个自然村,只有五户人家。都是临水而建,爷爷说这是他特意找的风水宝地,因为当年这条乌溪江上他可是撑竹筏运木头的一把好手,出家门就可以上工啦,而且工钱不低。
听他说着那久远的过去,对他生活的年代很是好奇。现在,我们家与电视节目《向往的生活》里面的生活状态类似,自给自足居多,空调电脑是不需要的,一切以自然馈赠为主。吃,以自家蔬菜居多,养鸡几只,鸡蛋自留;烧柴火灶,柴火来自山上或是发大水后去河边捡拾,早餐也是米饭为主,辣椒是从不离桌的。婆婆会做许多美食,带着住龙特有的气息。山粉果、酒糟肉、苦楮干、白笋、魔芋冻、麻糍、豆腐渣果、炸年糕片、绿豆腐、清明果、农家粉丝、番薯粉、甜酒酿、蛋丝酒……好吃到舌头根本停不下来;住,农家土墙木屋,一楼住人二楼藏物,夏凉冬暖,特别是夏日的夜晚,拎一小板凳,面朝溪边,河水送来阵阵凉风,抬头可见星辰闪烁,顿时让人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空间。
勤劳的父母,靠自己的双手将兄弟二人拉扯大,直到现在依然不停歇。父亲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顶着烈日,挥洒着汗水,一天下来,身上的衣服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有时差点中暑仍继续上工。母亲在家操持,洗衣做饭,并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装扮庭院。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住龙人民的纯朴、勤俭和聪慧。
最近,还看到住龙屡次被省、市媒体报道,浙西南革命精神在这里延续,在这里发光发亮。
这里的美景尤其令人难忘,如果你有机会乘坐河上竹筏纵观全镇,在擂鼓山上俯瞰一汪碧水萦绕的双渡垟,来到被朋友称为神仙住的地方的我家门前, 相信,时间将为你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