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都 林华斌
据晚报报道,杭州一位爸爸,单手竟拎不动儿子的书包,许多家长回家称重后发现,10斤重的书包是标配。孩子们正处在长身体的阶段,太重的书包让广大家长忧心忡忡。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深化改革,课程也越发丰富多彩,从国家课程到地方课程,再到校本课程,从语、数、英、科到音、体、美、劳,从理论知识到实践操作课程,孩子们的书包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教材。毋庸置疑,这是发展孩子能力的需要,在这样的教育大背景下,我们只有通过自身的不断调节与改进,让沉重的书包逐渐“瘦身”,才能确保孩子的身体与知识共同成长。
首先,家长必须从小让孩子养成整理的好习惯。现在的孩子动手能力偏弱,究其原因,是日常生活中很多家长替孩子包办了生活事务,孩子自己整理物品的意识相当淡薄,即使是他们最重要的学习用品,也不会进行认真有效的整理。许多孩子书包里乱糟糟一团,什么东西都往里塞,怎能不超重呢?
有规划、有习惯的孩子会定期整理书包,一些不用每天带到学校的资料就放在家里,必须用到的才随身带。许多时候,学校不准孩子把东西留在学校里,原因是孩子们不懂得整理,往往把各种各样的用品杂乱无章地堆放在课桌里,书本、学具、纸巾、水杯,甚至是一些玩具与零食,整个抽屉也因此成了“垃圾堆”。倘若每个孩子都能把自己的座位整理得井井有条,物品摆放得整整齐齐,部分教材和用品完全可以留在学校,书包“瘦身”就不是难事。
其次,家长要根据孩子自身实际因材施教。如今的孩子学习竞争大,压力也大,家长不甘心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给孩子增添了许多教学辅导资料。孩子学习的时间与精力毕竟有限,家长要淡然面对,不能盲目跟从。与其看着大书包压着“小躯体”揪心不已,还不如帮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做最好的自己。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倡议给书包“瘦身”,但“瘦身”必须做好平时的点滴积累,这不是一两天就能实现的“短期工程”,而是需要每位家长帮助孩子变得更有智慧、更强大、更能干之后,战胜一切困难的“育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