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我的一篇《孙女教会我打字》在《处州晚报》“桑榆”版刊出。此后,我的小文陆续见诸“桑榆”版,而且还刊出了我的几幅画,让我看到“桑榆”版正是我们老年人的“写作园地”。此后到现在,我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让女儿发给“桑榆”版,责编老师不厌其烦、悉心修改,2017年我竟刊出50多篇小文。当年在责编老师的推荐下,还被丽水日报社评为积极通讯员,发给我一本烫金的“荣誉证书”,让我激动得难以言表。现在我虽年届90,还是坚持写。
“桑榆”版现在已改为“桑榆情”版,我真的“情系桑榆”了。现在的“桑榆情”责编老师由一人增至2人,版面也增至每天两个,字号放大,小栏目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有时为了一篇文章,责编老师还特意打来电话询问,真是难能可贵!我还通过“桑榆情”版交到朋友——文学功底深厚的大学教授徐龙年老师,几年来,他一直鼓励着我,关心着我。我赞美“桑榆情”是一所老年朋友的学校,让老年朋友在这所学校里,一起学习和写作。2018年,丽水市老龄办联合处州晚报组织开展的“弘扬慈孝文化 践行敬老爱老”主题征文活动,我写作的《姑妈》一文被评上二等奖,获得荣誉证书和奖金,还被邀请作为得奖代表去丽水大剧院参加颁奖仪式(由于身体原因由女儿代为参加),这和“桑榆情”责编老师对我的帮助是分不开的。
现在女儿工作忙,我有好些文章搁在她那里,我也被时代甩在后面了。不过这些都没关系,我写归写,至于发表与否并不重要,只要我能写,还有思路,我就会坚持写,直到有朝一日,真的写不动了,才会搁笔。
心连“晚报”,情系“桑榆”。是我由衷的意愿,也是发自内心的声音!
(青田 金茂青 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