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晚报《桑榆情》发表了何益林先生写的《丽水人捕蝉的历史》一文,在读者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有些中老年人说,此文勾起了年少时听蝉鸣和捕蝉趣事的回忆,对昔日和今时人们捕蝉的场景写得实在,很有看头。其中对此文中最后一节说的“听闻近年树上渐渐稀少的蝉鸣声,内心不免有点担心,但愿丽水的蝉一切安好,后人还能听到空中扑棱翅膀飞舞的蝉,还能听到震耳欲聋的蝉鸣。”这段文字,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说,是呼吁人们别为吃上蝉肉,把蝉赶尽杀绝,让夏天还能听到蝉的鸣声,增添夏天的特色。也有人说,这段文字是反对人们吃蝉,是没事找事,多管闲事!我是赞同前者看法的,这段文字,写到我的心里去了。他提议一些美食家口下留情,为保护生态平衡,对蝉这小生灵别再残忍地赶尽杀绝。
有的人有根有据地说蝉肉蛋白质丰富,味道好,是夏日的美味,于是不顾价格高,买来吃了又吃,吃得树林中见不到蝉影,听不到蝉鸣,真是使人“内心不免有点担心”,担心什么?担心它被赶尽杀绝。
我对吃蝉肉有点反感。看到有些人买来一小网袋蝉,左手捏着它的身子,右手伸着手指掐下它的头,然后把它的身段丢下油锅炸着吃的残忍,我是摇摇头,心里涌上反感之情的。尤其是看了蝉被掐下头时那一声吱呀的绝命哀叫声,令我心里不好受。
蝉是夏天凑鸣曲中的歌唱家,它为炎夏唱出时令声,其“晒死!晒死”的声调,标明夏天来了,提醒人们做好防晒、防中暑。它是人类朋友,是朋友就不该捕杀呀!我走过很多国家,到过很多城市,没看到像丽水这些人这样热衷吃蝉肉的。何益林先生不顾人们的非议,勇敢地呼吁人们别对蝉儿赶尽杀绝,并“愿丽水的蝉一切安好”,其胆识,值得点赞!
(市区 吴昭立 8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