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都 林华斌
据晚报报道,51岁的湖南籍外卖骑手陆继春送外卖时发生意外去世,亲属们捐献出他所有“能救人的器官”——心、肝、双肾。他的生命在四位素昧平生者身上延续。
陆继春的故事让人动容。这是继江苏常州快递小哥刘文军捐献器官挽救4人生命、浙江上虞外卖小哥小林(化名)因车祸离世后父母含泪捐献儿子器官让6人重获新生、浙江瑞安外卖哥胡勇(化名)车祸后自愿捐献器官为3名患者带去新生之后,又一位外卖骑手在自己生命最后一刻写下一段人间大爱的故事。
随着外卖市场的快速崛起,在大街小巷奔跑忙碌着的“小黄人”“小蓝人”,就成了城市里的一道新风景。肯定有人在抱怨:外卖小哥不遵守交通规则,容易出现有违城市形象的不文明举动。这些现象不可否认有所存在,但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外卖小哥,总体情况还是好的。其实,他们之所以如此争分夺秒,无非是想多送几单货、多挣一点跑腿费,生怕送晚了会受到顾客责备与投诉。生活里每个人都不容易,外卖小哥给广大市民的生活带来了便利,我们不该对他们过于苛责,要敞开胸怀,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慰藉。
首先,餐饮店和外卖平台管理方可以考虑适当提高外卖小哥的待遇,哪怕每单加0.5元,对小哥来说也能积少成多。其次,市民要多一些理解和关爱,不要因为小哥晚到了几分钟就摆脸色、扬言给差评。与其这样“高标准”,不如做个“知人心、懂冷暖”的人,外卖电话来了,主动下楼接一下,道声“谢谢”。外卖配送是从事中间传递业务的工作,小哥拿到东西肯定最想第一时间送达,但中间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既“点”之,则安之,多等几分钟也无妨。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外卖小哥才有更多的动力服务社会、服务他人。
“理解、宽容、感恩”,这是促进人与人之间大和谐的法宝,面对外卖小哥,我们不妨换位思考,把城市的“人情味”“幸福感”传递得更远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