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幸福要等到最后,在他生前和葬礼前,无人有权说他幸福”——这是余华的短篇小说《活着》的自序。它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没有体会到真正的痛苦,他会天真地以为他所面临的是天大的困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还是单纯的为了活着而活着?活着,是大自然赋予我们最基本的能力,简单的两个字却充满了对生命的渴望和对幸福的追求,但往往现实却给了我们太多的苦难、无聊和平庸。而我们只能一点一点地去忍受,去担负起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在经过一次又一次地披荆斩棘后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朵幸福之花。正因为得来不易,所以更加应该珍惜。
主人公叫“福贵”,代表了那个年代天下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但什么是福什么是贵?也许他们并不知晓,他们既单纯得可爱,也愚昧到可悲,于是一个个悲剧就此诞生。出生在富贵家庭的福贵并没有那么像父母所希望的那样富贵,他的人生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到最后才知道好好地活着才是老百姓真正的福贵。想来也是警醒我们每个人:要珍惜眼前的,要活在当下。
福贵的一生可谓当时底层社会的一个缩影,大多劳苦人民对于生活的磨难只有坚忍,而没有力量去改变他。赌光家财、气死老父,他的人生从平坦大道走向了死胡同,但最可贵的是他乘着自己年轻气盛,以狂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他这一生中最爱的女人——家珍。
福贵的一生是那么的漫长也是那么的短暂:成亲不久,赌光家财气死老父;家道中落,岳父强行带走怀孕的媳妇,好在家珍最后回来了;外出买药,不幸被国民党抓壮丁,战场上捡回了一条命;回到家以为全家四口人可以安心过上好日子了,不料13岁的儿子有庆因为救人献血过多而死;女儿凤霞机灵漂亮,但因一场高烧变成了聋哑人,好在歪头女婿二喜疼爱她,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恐怕是福贵一辈子中最快乐的时候了,女婿对他们很好,全家其乐融融。
但可怕的事又发生了,女儿凤霞难产死去;承受不了打击的家珍也离他而去;好歹还有爷孙三人相依为命,不想二喜在建筑工地被水泥板砸死;一个六口之家就剩下两个人,或许命运觉得给他的痛苦还不够,再一次夺走了他只有六岁大的外孙。迟暮的福贵,经历了如此多的生死离别后,最后坚强地活着。因为他知道,上天让他活着是去努力追求幸福的,尽管幸福离他很远,尽管只剩他一个人,但只要他自己不放弃,也许幸福明天就来到他身边了。
福贵的一生带给读者很多思考。在艰辛的生命历程中,福贵没有流露出丝毫胆怯和放弃,而是在不断挖掘着活着的乐趣,他买下将死的不中用的老牛,孩童一样和老牛开着玩笑,用粗哑的嗓音放声唱着歌谣,自始至终都没有怨天尤人,因为他坚信活着就有希望!
他那种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无论面对多么沉重的打击都要活下去的勇气就是生命的真谛吧!生老病死、天灾人祸我们无法左右和预测,但是活着就是希望,希望就是活着的力量,只要信念不倒,希望的灯就会一直亮着!
景宁中学高三(七)班 吴建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