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桑榆情常青

  雨天买菜,两手拎回六七个颜色不同的塑料袋。回到家门口,雨天地面既湿又脏,无奈扔下雨伞,拎着碍手的塑料袋,捏着钥匙一时难以插入锁孔,突然让我想起久违的竹篮来。

  竹篮,顾名思义,就是用竹编织成的篮子,是供人们上市场买蔬菜和食物之类装置用的。随着季节的交替,篮里的色彩花样也不停地变化。春天,装满青翠嫩绿的各种蔬菜;夏日,装满绿色的黄瓜、黄色的苦瓜、紫色的茄子;秋天,装满红色的西红柿,黄灿灿的玉米,绿油油的菠菜;冬天,装满瓜子花生糖果红枣桂圆等年货;竹篮里常年不变的有鸡、鸭、鱼、肉、豆腐……

  竹篮虽小,却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家当”之一,透过这扇小小“窗口”,展示的是千家万户的小日子,烙下的是老百姓生活的富足与贫穷,丈量着居家过日子的甜蜜和艰辛。孩子长身体时期,计划经济还未退出历史舞台。妻子买菜回家,他们第一眼搜寻的是竹篮里有没有好吃的东西,但无数次都“竹篮打水一场空”。听到孩子的声声叹息,做母亲的只有好话安慰,“别嚷,明天会有的。”

  牢记竹篮伴随我们度过的印记,将日子一天天装进竹篮里。竹篮里不断变化的色彩和芳香,年年记录下父母的关爱情,竹篮里的日子伴随着子女们走进书本的奋发期,走进青春时代的恋爱期,走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期。

  改革开放,掀开新生活的一页。但那时竹篮仍是人们上菜场时普遍使用的竹器品。竹篮里开始呈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色彩,折射出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红火,一年比一年滋润,一年比一年美满,一年比一年幸福。竹篮牢固实用轻巧,且价廉物美,可反复使用;即使油腻了,沾上洗洁精用开水冲洗,“旧貌换新颜”;即使数年后竹篮粉身碎骨,还可当引火柴;最终成了垃圾,也不会污染环境。

  竹篮里盛满父母劳动的艰辛和汗水,也见证老百姓从节衣缩食到丰衣足食的发展历程。随着现代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市场物资供应的丰盈,竹篮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被一些大小不一花花绿绿的薄膜袋取而代之。它们虽然方便,但非常不环保,渐渐地被越来越多环保人士所鄙视。

  现今,竹篮已远离我们的生活世界,但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竹篮,它温暖了我人生最艰辛的岁月和最富有人情味的日子。当年,父母用竹篮里的色彩花样传递着劳动的艰辛,酿造着生活的甜蜜,装点着生命的色彩,固守着环境的圣洁,为我留下了无数段真实又遥远、温馨又美好的竹篮年代的时光。远去的竹篮将留存于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中。

  希望有一天,我们又能看到菜场里每个人都拿着竹篮买菜的情景。

  (市区 王永健 69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8-14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31268.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