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小六(缙云)
但凡提及荷花,人们眼前浮现的往往就是风姿绰约的曲院风荷,耳畔回响的首先是宋人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而我,那日驴行至端头后,就固执地认为,端头荷花分外香。
端头村在永康东南方舟山镇境内,距离永康市区23公里。荷塘,就坐落在村口双舟线旁,一左一右分列在进村主干道边。荷塘每边都架设了一道九曲回廊,建树有一个飞檐翘角赏荷亭,并且沿回廊装置了自动喷雾系统。
荷塘很小,满打满算才两三亩光景,田田荷叶少却了无边无际的“接天”之势,可是因为有碧蓝的天空、古朴的村舍、巍峨的绿树映衬,随风摇曳婀娜多姿的荷叶,亭亭玉立绽蕾怒放的荷花,反倒比西子之荷多出了一分野性之美与率性之真。
一旦打开喷雾装置,霎时轻烟漫裹,恍若仙雾缥缈,房舍朦胧,荷叶迷离,荷花隐现,这小小荷塘,便添了七分似真非真、如梦若仙的境像。
沿着回廊,便轻易走进了荷塘深处,或探头仔细观摩荷花的俊俏模样,或举拳与莲蓬一较大小,或痴痴地盯着雨滴噗噗滴落在碧玉盆似的荷叶上,滚动、积聚成一汪晶莹的水银, 将荷叶骚弄得左摇右晃,“哗”一声倾倒而下,惊跑游戏在荷下的田鲤。
走着,看着,比划着,霎时不自禁轻声吟咏起《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与此同时,一个执念浮上心头:一个爱莲种莲的村庄,想必也是很有几分君子风度的。
果不其然,走进村庄,但见坑渠穿村,清流潺潺,庭院古朴,花草葳蕤,街巷深幽,清爽整洁。走遍全村,房前屋后,街边巷口,除了五间标有垃圾房字样的小木屋,再看不到一只垃圾桶,但是也见不到一处垃圾、一处污水。这种现象是我走村串乡那么多年来第一次所见。
一了解,这个四百人的小村庄,两年前就开始施行垃圾精细化分类制度了。村里给每家每户发放编有号码便于查找垃圾源头的三种颜色可降解垃圾袋,村民将垃圾进行初步分类,投递到村里的垃圾回收房后,由经过培训的分拣员作进一步精细化分拣。厨余垃圾等可腐垃圾送到村后的苗木基地,埋到土里当肥料,可焚烧垃圾集中无害化处理,废旧金属、纸板等有利用价值垃圾予以回收,有害垃圾、大件垃圾、建筑垃圾则由专门机构外运处理。
如此一来,原来三天清运一次垃圾,现在只需每月清运一次,人均每天垃圾产生量仅为不可思议的37.5克!这个村垃圾分类是金华模范,现在是省里样板,连省长都点赞:“永康市舟山镇端头村垃圾分类的做法好!”成了全国网红,新华社也来这里拍专题片了。
村口的这方小荷塘,还走进以永康本地故事为素材,诠释浙商精神的微电影《梦开始的地方》的镜头,走上了法国巴黎电影节“优秀短片奖”颁奖台。
回到赏荷亭,再次赏览荷花,我发现眼中的荷花越发明艳,越发芬芳,越发精神了。因为,这一方小小荷塘,这一朵朵荷花,赋予了爱莲种莲的端头人以荷的高洁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