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莲都 梅意晨
近日热映的国产动画《哪吒:魔童降世》,让众人又欢呼了一回“国产动画的春天真的要来了”。《哪吒》算得上近年来质量上乘的国产动画电影,不过,当大家都在感动李靖夫妇和哪吒的亲情、讨论片中的育儿经、熬制“相信自己”的心灵鸡汤时,我却似乎闻到了隐藏在剧情背后的那一缕“大企业病”的气息。
何谓“大企业病”?
我们先看病征:它最显著的病征,就是机构臃肿、领导众多——大企业病并非只存在于员工上万的大型企业——哪怕是一个只有8个人的创业型互联网公司,如果8人里1个高管2个经理4个总监,再加上岗位权责边界模糊、遇事相互推诿,它同样罹患大企业病。
大企业病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效能低下、人才流失,人才流失又让团队效能愈发低下,如此恶性循环,直至一个企业丧失生存能力,退出市场竞争的舞台。
那么,大企业病的病因是什么?
众官员得道成仙,练就长生不老之身,因此,仙界的岗位编制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萝卜还泡了福尔马林永不腐败,只要不发生战乱打死几个,那仙官们就是终身聘用、无限任期,直至海枯石烂天崩地裂。这天界,就成了个没有上升通道、也没有降职之虑的职场。
在这种基调下,大仙们为了稳固地位,就要培养亲信、发展嫡系、壮大势力,正如元始天尊收太乙真人和申公豹为徒一样。同时,元始天尊为了提防下属能力太强以至有一天“反徒为师”,他就必须任用一个比自己无能的下属。看似贪酒、偷懒、糊涂的太乙真人,绝对是比严肃认真积极上进的申公豹更安全的选择。
这种基于自保意识而进行的“人才”选拔,让高层选择了无能的中层,让中层选择更无能的基层,于是,大企业病的根基终于完成了。
再回过头来看电影,不难得出这么一个结论:让哪吒成为悲剧英雄、让魔童为祸人间的罪魁祸首,并非申公豹,而是以元始天尊为代表的大企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