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处理中队,被人戏称为交警队里的刑侦队,是交警的“王牌”,其工作之艰辛可想而知。在处理事故中,最棘手的是遇到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工作中,陈礼富牢牢遵循“快”字诀:出警快,勘查快,追逃快,每一项都快人一步。只要接到重大事故警情,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息日,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现场勘查细之又细,精确判断则来自于丰富的实战经验。因为任何一处判断失误,都可能将侦破引入误区。也正基于此,他被誉为肇事逃逸案件的“克星”。
2019年5月24日晚上9时30分许,云和云寿线半路坟村公路上,七旬老人雷某推着手推车回家,突然一声巨响,老人被撞倒在地,瞬间失去知觉。夜幕中,肇事车辆迅速逃逸。陈礼富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过仔细勘查,只发现了满地玻璃碎片,却没能找到一个目击证人。细心的陈礼富发现地面有一些散落物,分析得知可能是摩托车前挡风镜和转向灯的碎片,依据碎片的厚度,陈礼富调整了工作思路和策略,排查可疑人员,做到不漏村、不漏人。专案组民警对当时过往车辆进行了逐辆研判,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身份确定,经过42个小时的艰苦侦破,终于锁定多次更换牌照的违法嫌疑人。
(二)
善后处理历来是事故调查中的棘手难题,也是激化矛盾的重要因素。陈礼富在处理好事故的同时,积极做好事故善后工作,尤其在发现矛盾激化的苗头时主动介入,运用高超的业务能力耐心细致做好善后处理。历年来,经他处理的疑难案件,无一反复,当事人均心服口服。
2014年6月的一天上午,一名老人驾驶一辆电动车行经云和新建路某路段时,与一辆小轿车发生刮擦,老人受伤后虽经医院全力抢救仍不幸去世。事故发生后,交警大队依法对该起事故的责任进行了认定——双方在事故中负有同等责任。
但由于事故双方对赔偿金意见无法达成一致,老人家属对事故认定结果存疑,遂找多个部门反映情况。经相关部门对案件的认真调查,维持交警的事故责任认定结论,并对家属作出了书面答复。但家属不依不饶,两年多来反复找多个部门继续反映情况。2015年,身为副大队长的陈礼富从看守岗位返回到交警岗位后,十分重视这起案件的善后工作,多次召集民警商讨解决方案。通过前期大量细致的工作,找准了双方当事人的矛盾所在。
2016年8月,陈礼富再次在重要时刻主动肩负起案件协调的主角,模清问题症结是老人家属在赔偿金额上所提要求过高,其要求对方在责任范围内额外还要承担三四十万元赔偿金,令调解工作陷入僵局。陈礼富向老人家属“摆事实、讲道理”,并对车辆驾驶员进行耐心劝说。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双方均有诚意再次面对面协商解决。由于该案件已在交警部门终结,他又一次主动请缨,担负起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先后与县司法局和保险部门积极沟通联系,向司法调解所详细介绍案情,并转述了各方意愿。最终,通过他和司法调解所的共同努力,长达两年多的信访案件终于调解成功,尘埃落定。
(三)
事故处理中队以年轻人居多,陈礼富承担着传帮带的重任,努力培养办案精英骨干,被年轻人尊称为“敬爱的老师、亲切的长辈,更是学习的榜样”。陈礼富不但业务精通、经验丰富,还对工作充满了热情,虽然上了年纪,但没有停止进取的脚步。现在,他仍在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刻苦的劲头丝毫不比年轻人弱。今年年初,他主动找到领导,让出了副大队长的职位。他说:“青年民警是公安事业的未来和希望,他们需要更多机会历练。看到他们不断成长,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在职业生涯中,陈礼富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嘉奖17次,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厚厚的证书见证着他在平凡岗位上的坚守。昔日,陈礼富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国防,今朝,他用警魂延续军魂。实实在在履行着“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切实把“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化为行动。
通讯员 胡涵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