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爷爷有一本泛黄的老相册,里面记录着他们兄弟姐妹的成长瞬间,他常常会翻开来,同我讲述那个辗转反侧的梦,那个入梦山河的故人。
这是一张斑驳的单人照,粘贴在记载荣誉的功劳证上,照片里的青年,英俊儒雅,目光坚定。他是我的二爷,那个当年瞒着家人偷偷参加革命工作的热血青年。
1930年红军攻打缙云壶镇,当时的二爷虽然还很小,却受红军英勇事迹的影响立志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10多岁时他就加入了共产主义儿童团,和几个小伙伴帮着去送信,他经常找借口去邻居家串门、与小伙伴出去玩,再偷偷出去送情报。因为年纪小,便于隐蔽,从没有被人怀疑过,当时的老党员都夸他做得好。可太爷爷却误以为二爷是出去偷懒贪玩而责骂他,直到壶镇解放,他才知道误会了二爷。
照片上的钢印将时间敲定在了1952年,小小的功劳证纸质粗糙厚实,却坚定地记载着光荣的历史。那年二爷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因为在训练中表现优秀,正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红军革命精神已经深深烙刻在二爷的灵魂深处,它就像一团火燃烧在二爷的胸膛。
1955年1月18日,在解放“一江山岛”的战役中,二爷为掩护战友前进,身负重伤坚持战斗,荣立三等功。但由于当时的医疗、交通条件落后,导致伤口感染,不幸病逝,年仅21岁。自18岁穿上军装参军入伍,从此“万里西风瀚海沙”,二爷再也没能回到家乡。留给家人的只有一张泛黄的单人照和记载着荣誉的功劳证。
时间可以冲淡很多记忆,唯有精神永不褪色。人总是需要一种精神的,精神不仅是奋进的明灯,更是思想的丰碑,前进的航向。
历史不会随时间而消逝,记忆不会随成长而淡忘。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故事,一代人总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从未经历匮乏,但请别忘记自己有多幸运。山高水远,几多岁月曾虚度,来日方长,应将信念自砥磨。愿我们不负青春始终向上,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像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
丽水市实验学校708班 周 墨
指导老师 项芬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