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春
本报讯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维持机体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碘就会引起碘缺乏病。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所以国家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少量的含碘盐。但近年来,到底该不该吃碘盐的问题,引发了许多争议,很多丽水人也弄不明白自己是否需要补碘。
昨天是我国第26个防治碘缺乏病日,记者从市疾控中心获悉,丽水属于缺碘地区,去年一项抽样检测显示:10个准妈妈中就有5个缺碘。
我市地处浙江省西南部山区,历史上曾是碘缺乏病流行地区。市疾控中心监测科相关负责人叶夏良告诉记者,人体的碘摄入主要来源于食物和水,生活饮用水中的碘含量代表外环境中的碘水平。2017年,我市对全市170多个乡镇的居民生活饮用水中的碘含量进行测定,发现饮用水的碘含量均在0.9微克/升至2.3微克/升之间,远低于10微克/升的标准,属外环境中缺碘地区。
去年,我市对9县(市、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选取40名儿童和20名孕妇,采集日间随意1次尿样测定尿碘含量,并采集其家中食用盐样进行盐碘含量测定,共监测盐样2899份,监测8~10岁儿童尿碘1950人,孕妇尿碘948人,结果不容乐观。“100名孕妇中就有55个缺碘。”叶夏良告诉记者,尿碘中位数的正常标准为145.29微克/升,此次检测的948份孕妇尿样中,55.91%在这个数值以下。其中,庆元县最低,仅为60.55微克/升,松阳、龙泉、缙云、遂昌在100~150微克/升之间,只有云和、景宁、青田、莲都4个县(市、区)高于这个数值。
“胎儿期如缺碘会对大脑发育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对智力和身体发育造成影响。”叶夏良建议准妈妈们在食用碘盐的同时,每周食用2次富含碘的食物如紫菜和海带以补充碘的摄入。
儿童的情况稍好,但1950份儿童尿样中,仍有18.51%的尿样中碘中位数在正常数值(100微克/升)以下。各县(市、区)儿童尿碘中位数在84.30~226.30微克/升之间,庆元县最低,为84.30微克/升;尿碘中位数在100~200微克/升之间的有缙云、松阳、景宁、龙泉4个县区,尿碘中位数大于200微克/升的有云和、青田、遂昌、莲都4个县区,其中最低的同样是庆元县。在此次抽检中,庆元县儿童尿碘中位数远低于正常数值,主要是因为该县的部分学校食堂使用非碘盐烹饪菜肴,造成该县儿童碘营养水平下降。
“碘盐摄入量不足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 叶夏良说,在此次监测中,2899份盐样中,合格碘盐食用率仅为86.63%。据了解,食盐加碘是预防碘缺乏病的主要手段,有关调查研究表明人群碘的主要来源为加碘食盐,其贡献率达74.90%,如果食用无碘盐,将有95%的人群暴露于碘缺乏的风险之中。
叶夏良建议,仍需加强监管,保障市民吃上合格碘盐。同时,在加强碘缺乏病监测的同时,要强化碘缺乏病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消除负面言论影响,提高市民碘缺乏病防治的知识水平和科学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