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杂谈

让农村返璞归真

  □ 龙泉 诸葛昊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浙江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景美、村美、人美的三美农村景象慢慢呈现了出来。

  然而,乡村振兴过程中,也出现了同质化现象严重、产业发展过剩等等问题。比如民宿,各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但从品质而言,很多民宿没有自己的特点,住宿人群不多,且很难持续经营,没有让农民真正增收。

  有一个问题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什么才是农村的本质,或者说农村最应当发展的产业是什么?我想,只要抛开社会大热潮,静下心来想一想,很多人都会有相同的答案,那便是“农业”。在当今社会,农业这一主导产业往往被遗忘,这不禁引人深思。

  当然,农村的发展可以是多元化的。村美景美,自然可以搞民宿、发展旅游业,也可以将农产品转化为旅游产品,提升产品效益。但是,一些地方却走了另一个极端,抛弃了农业这一本质,家家户户搞起了民宿,结果,市场饱和,田地却荒了,很多人最后只能重新外出打工。

  究其根本,还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作祟。曾几何时,农民被冠以“地位低下”的代名词,这一代名词,时至今日也没有彻底抹去。事实上,最应该转变思想的应当是农民自身,农业产业作为解决吃饭问题的重要产业,如果放弃,国家和民族谈何进步?因此,农业重要,农民更加重要。当然,我们也需要掌握现代技术、从事科研工作的新型农民群体。设想,如果国家多出现一些袁隆平式的人物,农业何愁不发展?

  农村就是农村,农村最应当发展的产业就是农业,不仅要搞农业,而且要旗帜鲜明地搞,义无反顾地搞。有些人认为,农业产业效益低,成本高,劳动力大,不适合发展,这还停留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手工农业思维。现代化农业讲求的是规模化、机械化、品牌化,不仅人工成本低,而且效益高,是农村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模式。例如褚橙、好想你等等,都是成功的例子,值得我们借鉴。

  时至今日,我们必须给“农业”和“农民”重新定义,赋予他们新时代的意义。要坚持在农业产业上下功夫,真正做强做大做出品牌,重新拾起农民最擅长的“老本行”,让农村返璞归真。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5-08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100037.html 1 3 让农村返璞归真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