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和 林兴亮
担当精神是指党员干部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我党一贯将担当精神作为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都十分重视选拔使用那些敢于担当、敢于负责、敢于作为的干部。
说实话,这些年,干部队伍中不担当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的。少数党员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责任意识淡漠,嘴上说得多,实际行动少,存在“混日子,不思进取图安逸”的现象;少数党员干部私心颇重,过多考虑个人得失,瞻前顾后怕承担风险,明哲保身、不思进取,存在“怕担责,不挑担子挑躲避”的现象。与此同时,有的地方在干部考核中会出现一些“同吃政绩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千人一面走过场”的消极现象。要用好考核“指挥棒”,把干部考核考出准头、考在实处、考到明处,真正起到“奖优罚劣”的激励鞭策作用,就应进一步丰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为敢于担当勇于做事的干部创造良好的机制保障,激发干部主动担当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
平心而论,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也是一个关涉颇多的时代难题。好的考核体系,能为实干家护航,请懒政者让位,打掉懒气惰性,激起勇气锐气,而设置不科学、运行不到位甚至“失灵”的考核体系,则让“混日子”者心存侥幸,干事者顾忌重重。
因此,完善政绩考核,有助于引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防止不切实际定目标,切实解决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突出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从而激励干部发扬成绩、改进不足,更好地担当奉献,创造出经得起历史、人民和实践检验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