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 林华斌
春节日渐临近,许多企业、公司提前放假。员工们收拾好行囊,陆续踏上回家过年的旅途。不管选择什么交通方式出行,“人山人海”的中国式景观肯定少不了。据以往经验来看,出行人越多,路途上的风险也越大。除了负责承担春运任务的公路、铁路、民航、水运等部门要在物质保障上做好充分准备外,“回家人”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比平时更高更强。
首先是一些“购票陷阱”。根据厦门市发布的2019春运票务诈骗预警显示,当前比较普遍的“购票陷阱”有四种:分别是假网站喊你来买“低价票”;“黄牛”加价帮你代买;假好友喊你来帮忙“买回国机票”;假短信喊你来“机票退改签”。为此,返乡回家的人,一定要通过正常渠道购买放心票,切莫贪图一时省力或轻信“意外锦鲤”,给诈骗分子可趁之机。
其次,对于路途所遇的“求助者”保持必要的警惕。一些诈骗分子谎称急需现金帮助,可以把手机里的钱转给你,然后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假转账截图,让受害人以为已经收取成功,稍一疏忽,诈骗者便逃之夭夭。
最后,路途中少几分“相识恨晚”的冲动。春运是一次全国性大“迁徙”,不管是哪种场合,总能听到熟悉的乡音,遇到自己的老乡。乡音会让人的“防火墙”失效,不一会儿就天南海北地聊起来。然而,就是那些“相识恨晚”的老乡,让一些人上当受骗。比如令人深恶痛绝的传销,最常见的手法便是“老乡骗老乡”。许多受害者就是一次偶遇老乡,得知老乡“宏伟创业大计”后,颇有相识恨晚的感觉,最终走向了害人害己的深渊。
回家之路虽漫漫,但只要保持清醒而警惕的头脑,不贪图意外小利,踏踏实实把回家路走好,那么受骗上当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回家路,就是一段顺风顺水的好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