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谢力 张慧珍 吴梦燕
本报讯 日前,庆元县荷地镇胡处洋村村民吴丽兰因住院无法办理医疗救助,于是联系了村里的网格员胡开苏。接到电话后,胡开苏第一时间上门为她整理好资料,并前往镇里代为办理。
胡开苏是荷地镇的76名“代办员”之一。从2015年起,镇村干部下村时,都会帮助留守老人带点油盐、常用药等生活用品,同时将老人的土鸡蛋、地瓜粉、田螺、泥鳅等特色农产品卖出村,帮助老人增加收入。2016年,荷地镇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镇村干部结合“每周主题下村日”活动变身快递员、导购员和代购员,成为乡亲们口中的“货郎干部”。
如今,荷地镇借助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建设,助力“最多跑一次”改革,使干部们再添“代办员”标签,“货郎干部”成功转型为“跑腿郎百事通干部”。同时,当地全力打造独具特色的服务品牌,推行“普通话+庆元方言”的服务方式,确保群众办事沟通零障碍。
目前,荷地镇“跑腿郎百事通干部”已为群众跑腿办实事152件(次),荷地镇便民服务中心窗口共受理群众办理事项2559件(次),真正实现了“群众动动嘴、干部来跑腿”,得到了基层群众的广泛认可。
“最多跑一次”是一个承诺,基层治理体系“四个平台”是一张网。荷地镇党委书记胡冬玲表示,荷地镇将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和大数据,让信息多跑路,真正实现“一张网整合,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全面推进荷地镇自身改革,加快技能型政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