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述评:梅意晨
大心眼的受骗者好好学一课
缙云的麻先生2015年偶遇高中同学王某,透露自己还单身,王某便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孩小朱。麻先生和小朱加微信聊了三年,“功臣”王某则住到了麻先生家中。三年间麻先生共给了小朱60多万元,去年双方约定婚期,但小朱却不见了。麻先生报警,警方查明,这件事是王某一个人自编自导,“小朱”是他用变声软件冒充的。(据本报2018年12月24日7版)
来来来,再给大家划一次重点:网恋、要钱。王某设下骗局固然不对,但受害人麻先生也是……心眼儿忒大了。我们没法出于道德考量要求骗子不出手,那就只能提升自己的防骗能力。作为一名大龄单身男青年,麻先生单身多年的原因是什么,有自我剖析过吗?一个女孩仅仅在微信里聊着天儿就愿意跟你确立恋爱关系,有这魅力你至于前几年一直单身吗?这“热恋”的三年里,连约会都没有过就谈婚论嫁了,这婚恋观怕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吧?好在这场骗局能及时止损,也让受害者好好学了一课。从受骗金额来看,麻先生也是愿意在姑娘身上花钱的,希望他早日遇见真爱。
全班95%的孩子不识白蜡烛,科学老师傻了
信息爆炸时代,知识更新太快
孙老师在杭州一所公办小学教科学,一天上实验课,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让学生们放在水里观察浮沉。结果她发现,95%的同学都不认识白蜡烛是什么东西。(据本报2018年12月24日9版)
别说蜡烛这种十几年前就已不常用的东西,现在许多05后都不知道电子宠物、翻盖手机是何物,更无法理解叔叔阿姨们在看到铅笔和磁带的组合关系时的会心一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资讯极易获取,知识迅速迭代,想一想最近5年内出现的新鲜事物和科技,兴许比古时候50年的变化还要大,不得不让人感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日新月异”着。同时,正因为日新月异,现在“5年一代沟”的说法早已不成立了,现在只要稍不留神,新蹦出来的热词儿、热事儿就能甩下我们一条街——大家得有危机感啊,否则还真不知道啥时候就像这则新闻里的教具、课本一样,被时代所淘汰。
给人扎的是假药,美容店老板自己都不知道
微整形行业亟待规范
江西姑娘小祝在云和开美容养生会所,她从微商那里进了一批药剂,给顾客脸部注射肉毒素。去年4月,云和县卫生监督所查出小祝销售的肉毒素是假药,小祝被判处拘役五个月。小祝在法庭上说,她自己也不知道这是假药。(据本报2018年12月26日7版)
不辨清货源就进货,是为无知;没有行医资格就从事医美行业,是为无信;将这些不清不楚的微商假药打进消费者的脸部,更是对人的健康与安全的无视。虽然现在整容、微整形、医美的大众接受度越来越高,每个人也拥有对自己的外形进行“改良”的权利,但我始终对“整容”持反对意见,因为这个行业的管理不够规范,使得一些机构得以打着擦边球做一些经营范围之外的业务,让那些不具备资质的人员无证上岗,而那位在你身上开刀打针的“Richard医生”,很可能上个月还是某发廊的Tony老师。微整形,是一种见效极快的投资,既然是投资,自然要考虑风险和收益,所以如果真要做,就请找个靠谱的大机构,千万别为了省那几千块钱而提高风险降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