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麻东君
本报讯 人到了迟暮之年,容易出现孤独、抑郁、悲观的情绪。2018年12月28日上午,市区城北区块一小区内就发生了一件令人悲哀的事情:一位疑似得了抑郁症的老太太爬上一幢17层住宅的顶楼后,纵身一跃,跳了下去……
事发当天上午8点50分左右,当记者接到市民的报料后,第一时间赶到了事发小区。
在进入小区后,记者发现,赶来救援的消防员已经开始准备撤离,记者的第一反应是:轻生者是不是已经被救下来了?可仔细一瞧消防员们,记者发现他们只是默默地在收拾救援装备,彼此间没有任何交谈,表情显得十分凝重。
“我们劝了好久,可惜啊……”默默盯着消防员的小区住户吴女士喃喃道。她告诉记者,就在几分钟前,那位老太太已经从楼上跳下来了……
吴女士说,跳楼的是一位65岁的老人,听小区保安说,她并不是小区的住户。
“当时老人家坐到屋檐边,我们一直在喊,别想不开,别想不开。”当天上午,吴女士听说有老人爬上楼顶要轻生后,便立即跑到楼下,仰头和其他住户一道,苦劝老人不要想不开。在断断续续地交谈中,那位老太太说,她生了病,一直没有治好,为了不拖累自己的儿女,决定一死了之。
结果,正当众人苦苦相劝时,老太太便纵身跳了下来,在众人的惊呼下,重重地摔在楼底花坛边……
当天上午10点,市中心医院的救护车把老太太接到医院后,虽然医生进行了全力抢救,但老人还是因伤势过重,走了。
事后,小区住户议论纷纷,在惋惜的同时,很多人都怀疑,轻生的老太太应该是得了抑郁症。不过,由于记者并未寻到老人的家属,这一点还无法确认。
目前,公安部门正在对该起事件进行调查。
■新闻链接
在导致老人抑郁的各种诱因中,最常见的就是退休后脱离社会而失去精神寄托以及丧偶、长期患病和经济困难。
据心理医生介绍,近一半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常常伴有内科疾患。老年抑郁症患者通常首先会感到的不是精神低落,他们往往感觉胃痛、胀气等消化病症状,或是心慌、气喘等心脏病症状。于是,许多老年抑郁症患者会就诊于消化科、外科等科室,这就容易被漏诊和误诊,也因此耽误了抑郁症治疗的最佳时机。
心理专家建议,老年人情绪抑郁超两周就应该到医院心理科就诊,由专业医生判断如何治疗。专家强调,并非一抑郁就要吃药,如果仅仅只是抑郁情绪,可通过多出门锻炼,或和老朋友聚会的方式改善心情。一些老人喜欢到处旅游,实际上也是缓解抑郁情绪的一种方法。
另外,家人对老人的关爱,也能有效缓解老人的抑郁情绪,让他们产生对生活的热情。
就具体做法来说,首先,要多鼓励老年人参加集体活动。让老人和其他老年朋友一起参加集体活动,可以降低老人的孤独感,有助于调节老年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可大大降低老年抑郁症的发病几率。因此,子女可以鼓励老人去参加一些集体的娱乐活动,例如去老年中心活动,外出旅游,或者鼓励老人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等。
其次,让老人培养更多的爱好。子女应该支持老人培养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例如唱歌、下棋、跳舞、绘画等艺术爱好,这些爱好可以丰富老人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再有就是子女应该多给予老人关爱。对于老人,子女也要多给予关心和理解,因为家人的支持和帮助可大大增强老年人的生活信心,尤其是陪伴,多抽出时间与父母进行交流和沟通,可以给予老年人精神寄托,可以有效预防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