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蓝倞 廖王晶
2018年,浙江省发改委印发《浙江省大花园核心区(丽水市)建设规划》,明确到2022年,丽水要成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全球知名的健康养生福地、国际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成为全省大花园最美核心区。2019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扎实推进大花园建设”,着重提到瓯江山水诗路、丽水国家公园、浙皖闽赣国家生态旅游协作区、全域旅游示范省、全域长寿之乡等“诗画浙江、美好家园”的创建工作。连日来,代表、委员信心满怀地讨论着这个与丽水息息相关的话题,浙江大花园的丽水核心区该展现何种风情,如何建设?带着诸多美好期许,代表、委员们立足现实,憧憬未来,畅所欲言。
把后发优势转化为赶超态势
建设大花园,是省委、省政府深化“八八战略”、践行“两山”理念的重大举措。把丽水打造成“美丽浙江”大花园的最美核心区,是省委、省政府对丽水的高度肯定、莫大关怀,也是丽水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林亮代表在讨论中坦言:“聆听袁省长的报告后有三点体会:身在浙江满满的自豪感、干在浙江满满的成就感、展望明天满满的使命感。”林亮说,丽水要致力于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建设,围绕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国试点的建设,打好高质量绿色发展组合拳,构建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把后发优势转化为赶超态势,努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
“丽水是浙江的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围绕这个创新区,丽水谋划了十大创新行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出要用最顶格的生态标准,最严格的生态治理,最科学的生态补偿,制定最美生态行动。”在吴小梅代表看来,丽水大花园建设,离不开美丽环境的建设。为此,她建议,省委省政府大力支持丽水开展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深化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深入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等工作。
“省里大力度支持丽水建设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省政协委员钟建安建议丽水抓住优势,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和休闲旅游示范村。“丽水是全省少数民族重点地区,是全省大花园建设核心区,市政府正在倾力打造国家公园,发展全域旅游,民族乡村旅游业发展有一定的基础。丽水民族乡村群众对发展民族风情旅游的积极性很高,属地政府支持力度很大。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民族旅游风情小镇和休闲旅游示范村,可以有力推进民族乡村经济发展,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
描绘高质量高发展的新图景
“打造大花园的最美核心区,是遵循习总书记的重要嘱托,践行‘两山’理论的现实要求。建设大花园最美核心区,要一以贯之地坚持绿色发展,使山水与城乡融为一体、自然与文化相得益彰,实现生态产品价值转换。”省政协委员金爱武说,他建议在省级层面探索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方法体系;支持丽水开展清洁能源抵扣能耗消费总量改革试点;探索推进多元化的生态产品价值产业实现路径,强化“丽水山耕”优质生态农产品标准推广和品牌建设;在省级层面总结推广丽水“河权到户”改革经验,为河权到户改革提供制度支持。
龙泉因剑得名,凭瓷而生辉,剑与瓷是龙泉的两张金名片。作为来自龙泉的新生代青瓷艺人,王武代表从文化产业层面建言献策丽水大花园建设。“政府报告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扎实推进大花园建设,深入开展‘人人是园丁,处处是花园’的行动,将丽水作为大花园核心区来规划,要打响‘诗画浙江’品牌。”王武代表建议,要将龙泉剑瓷文化融入丽水大花园建设,积极将剑瓷文化融入旅游景区建设,整合富有剑瓷文化的优质旅游资源,打造以“中国青瓷小镇”“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园”“龙泉宝剑小镇”等为核心的“剑瓷文化之旅”文化旅游路线。
交通是丽水最大的短板,丽水市如何从短板领域入手,用“大通道”助力“大花园”建设呢?沈世山代表说,要统筹推进大花园大通道建设,加大重大项目支持力度,构建“三纵三横”交通网络;结合山区建设实际,调整交通补助政策;注重水运节能优势,大力复兴瓯江航运,继续做好瓯江航运开发,提升航道等级和内河公用码头现代化水平,加快完善“一干三支两港”水运网布局,充分发挥我市内河航道运输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