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常青

  童年时,父亲背着我到石笋前村观看村民攀石笋采药,那惊心动魄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

  因为那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金华、永康、丽水、磐安等地也有不少人前来),溪滩上人山人海,千万双眼睛凝视着石笋。父亲拉着我,钻过人群,在溪边抢占了有利的位置。只见石笋的悬崖上挂着一个个采药人,他们胸前挂着一只布袋,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时上时下,在空中不停地晃荡着,就像电影《白毛女》中砍柴的镜头,惊心动魄。他们将悬崖上采下的药材装入布袋,装满后就用细绳垂放到地面,观看的人都为药农的绝技惊叹不已。

  药农们究竟如何攀登石笋呢?!

  攀登石笋采药是一项艰巨工程,事前要做大量准备工作——先将一千多斤苎麻打成大大小小的绳索,然后将一条十二股的麻绳抬到石笋的步虚山顶,再通过小麻绳巧妙地将粗麻绳从步虚山顶引渡到石笋脚下,将绳头牢牢捆在大树上,运用步虚山顶上的木制绞架将绳索绞紧,从山顶到石笋顶架起一座绳索桥。身怀绝技的药农,将身体挂在保险绳上仰天攀渡,由于距离远,攀到中间时,粗绳不断晃荡,险象环生……终于到达石笋顶后,药农就地取材,建木制绞架,通过绞架将一条条绳索放到石笋脚下,将其余药农拉到石笋顶。通过绞架,一条条绳索悬向石笋,药农们攀着绳索下悬崖采药,他们还自制“土电话机”作为联系的工具。

  1962年,笔者曾拜访曾在1934年、1940年两次攀上石笋采药的药农梅章得。他身材矮小结实,面色黝黑,双目炯炯有神,常年与悬崖峭壁打交道,双手长满了老茧,是个坚毅灵巧又精明的人,非常健谈。

  “干我们这一行,成天与悬崖绝壁打交道,非常危险,有今天没明天,我有好几位同行已经归天了。我们是靠绝技吃饭,只要有一条绳子,一般的悬崖都可以上去,越危险的地方药材越多,越有吸引力。然而要登上平地直起的石笋特别难,事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石笋不仅雄伟、壮丽,而且满身是‘宝’,是根‘宝笋’。它的顶端有一方一亩地大小、中间低四周略高的平地,地上积满了软绵绵、黑乎乎的腐植土,长着苍松古柏和一些灌木,由于云雾缭绕,充分吸收自然精华,那些古柏具有异香。地上四脚小蛇和蜈蚣成群结队,非常活跃,常常爬到我们身上来,飞鸟也很多,更为惊奇的是,石笋巅的中央,还有一口小小的清泉,水质相当好,采药期间,刚够我们六七个人饮用,也是顶上动物、树木的水源,难怪白居易写下了‘黄帝旌旗去不回,片云悬崖独崔嵬。有时风击鼎湖浪,散作晴天雨点来。’的不朽诗篇。我们攀上石笋顶后,第一件事就是点燃香纸、蜡烛,摆上猪肉、老酒,祭山神,祈求山神保佑采药平安顺利。”

  “石笋四周的悬崖上长着许多名贵药材,尤以吊兰(石斛)最为珍贵,它们生长在阴面悬崖上,靠云雾中的水汽缓慢生长,几十年才采一次,品质特优,是同类药材中的佼佼者。石笋顶的柏树上挂着的‘老君须’——它酷似老人的银须,是一种菌类药材,柏树被寄生后就会慢慢枯死。‘老君须’是治肺病和消骨痨的良药。石笋上的药材多,采集难度大,一次要花费二十多天才能完成。第一次所采的药材价值1000多块银元,是我们的一笔大生意。第二次采药因相隔时间短,就没有那么多了。第一次上去时,我们带了些白术种子,播种在石笋顶上,第二次上去时,一株也没有长成,试种失败了。”

  梅章得先生的生动介绍,使我大开眼界。

  (市区 刘梦熊 83岁)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1-21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69227.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