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古处州丽水城西三十华里的一个小山村,村北面有座“峰山”,山上有个神奇古洞,久而久之村民们便把这“峰山”改名为“峰洞山”。山下这个村落自然称为峰山村了。峰山村是以前的叫法,现在叫山根村,隶属莲都区碧湖镇。
峰山村历史悠久。据该村叶氏宗谱记载,公元1186年叶氏先祖名恕、字天植,谱名潜一从龙泉迁入六都峰山为一世之祖。
峰山洞位于峰洞山的半山腰处,海拔在一百米至二百米之间。站在洞口,你会感到冬暖夏凉。笔者童年上山砍柴时,常与小伙伴们在洞口处歇脚纳凉。有一次,几个小伙伴因太过疲劳、而此处又凉爽舒适,竟睡起大觉,睡过了午时,害得父母们一场好找,我们得到一顿臭骂方止。峰山洞深不可测,人们站在洞口处往洞内丢小石块,会听见小石块发出“叮咚、叮咚”声由近而远,由强变弱,渐渐消失。至于峰山洞有多深。通向何处?当地村民祖祖辈辈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古时有个货郎路过此地,想亲探一下这个洞有多深,便取出扁担伸向洞口试探,结果一不小心扁担掉进洞里去了,只听见洞里发出“哐、哐”的撞击声……无奈之下,货郎只得上山去“峰山大殿”借用扁担,方能继续前行。
距峰山洞不远处的“峰山大殿”,古时香火颇旺。殿四周古松参天,树干粗到需数人合抱,树龄都在数百年间。殿内佛像甚多,有口大铜钟重达数百斤,钟声敲响,整个碧湖小盆地几乎都能听到。上山通道平缓畅行,可见当年香客不断。
且说这货郎从峰山大殿借得扁担一路继续前行,数日后来到石牛村摆渡去东岸。船到江心,只见江中漂浮着一条扁担,货郎见这扁担眼熟,忙叫艄公打捞起查看,只见扁担上刻着货郎的姓名,顿时喜出望外。这事便从此一传一,十传百,传遍了周围村庄,并祖祖辈辈流传下来。
每年秋冬季节,天气转冷,站在山脚小村仰望神奇的峰山洞,只见洞口热气腾腾,像是有人在洞内烧开了一大锅水、直往外冒热气。来小山村做客的人们无不拍手称奇。
当地村民世世代代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没有过多去考究这神奇的“峰山洞”。随着时代步伐前进,人类文明的发展,我们期望着“神奇的峰山洞”有一天能揭开神秘的面纱。
(市区 叶松青 7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