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城事

  □ 记者 吴启珍

  本报讯 “爱中国,可以有一千一万个理由,选一个最浪漫的理由来爱她吧——唐诗生于唐朝,唐朝生于中国,中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唐诗。爱唐诗,更爱中国!”1月12日上午,丽报集团六楼会议室里响起了朗朗书声,“处士悦读群”处州晚报读书点朗读活动正在这里举行,30多名朗读者激情饱满地表达了自己的爱国之情。

  本期的领读老师,是莲都区普通话艺术协会主席钟声。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活动的前一天,钟声老师由于意外不慎摔伤手臂,造成了骨头错位,但他依然带伤前来参加活动。

  在正式开始朗读之前,钟声先和大家分享了他对朗读的看法。他认为,朗读一篇文章,最重要的是情感表达要到位。要读好一篇文章,首先要读懂这篇文章,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声音的表现力去再现文章的内涵。

  钟声老师推荐的篇目是散文诗《唐诗里的中国》,“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无数文人骚客的吟咏,让一幅幅有关唐朝的瑰丽画卷从这首诗歌中呈现出来。今天我们读唐诗,读的就是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身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 ”钟声老师强调,在朗读时,务必要把这种自豪感表现出来。

  接着,钟声示范了一遍这首诗的读法。对应诗歌内容,他的声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生动表现了这首诗的丰富内涵。

  “来参加活动之前,我觉得《唐诗里的中国》很难读,听了钟声老师的朗读后,我对怎样读好这首诗有了初步的认识,感谢这个活动搭建了这么好一个平台,让我们可以向高水平的朗读者学习。”朗读者李敏敏说。

  随后,全体朗读者以每人一段的形式,轮流朗读。曹旭海是市职业高中的一名教师,他的声音浑厚有力,感情充沛。“翻开《唐诗三百首》,读一首唐诗,便如拔出一支锈迹斑驳的古剑。精光黯黯中,闪烁着一尊尊成败英雄不灭的精魂。”他声情并茂的朗读,赢得了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朗读者周丽陶是第一次来参加活动,她告诉记者,她是一名狂热的朗读爱好者,平时在家每天都要花两三个小时练习朗读。“以前,我是一个人凭着热情在读,水平十分有限。现在,通过朋友推荐,我加入了这个活动。在这里,有专业的老师指导,有许多志同道合的朗读爱好者可以交流,还有很好的朗读氛围,我以后一定会经常来参加这个活动,努力提高朗读水平。”周丽陶说。

Copyright 2002-2021 lsnews.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网站由丽水网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3120180016 | 浙ICP备040008-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浙)字第03677号
主管单位:中共丽水市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丽水日报社
编辑部电话:0578-2127345
省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中心投诉电话:(0571)88901234 手机:18806501498 传真:(0571)85175125 邮箱:zjsjx@zjncws.com.cn
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578-2127345 邮箱:2314875226@QQ.com
丽水日报社(丽水网)法律顾问:浙江博翔律师事务所王伟斌、蓝先锋、应相业
浙公网安备 33110202000139号

2019-01-14 2 2 处州晚报 content_66715.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