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陈春 通讯员 傅长琪 雷小平
“没办法……”上个月,家住遂昌县黄沙腰镇大熟村的村民罗录花一句没头没脑的话,却让守在一旁的儿子黄伟亮惊喜不已。
2017年5月,罗录花突发脑溢血,虽经抢救捡回一条命,但也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连说话都成了一种奢望。为了照顾母亲,黄伟亮于是辞去了在杭州的工作,回老家尽孝。
经过儿子一年多的悉心照顾,罗录花终于在几天前开口说了第一句话。对此,喜极而泣的黄伟亮说,他相信,在自己的陪伴下,母亲一定会康复的。
母亲中风,他毅然放弃了干了3年的工作
黄伟亮今年26岁,2014年,他从杭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一直在杭州一家证券公司上班。
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的黄伟亮,阳光帅气,很重感情,在杭州谈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我们是工作之后认识的,她是山西人,我们的感情一直挺好的。”黄伟亮说,因为自己大学是在杭州读的,女朋友也是在杭州认识的,所以他对这个城市很有感情。于是,在和女朋友一起努力下,他们在杭州买了房子,想一直扎根于此。
然而,2017年5月19日,老家来的一通电话,却扭转了黄伟亮既定的生活轨迹——他的妈妈因中风导致了脑溢血!家里让他赶紧回遂昌。
得知这一消息后,黄伟亮马上请假回了老家。虽然途中预想过很多画面,但当他见身上插着各种管子的妈妈时,心里还是吃了一惊。
“我爸爸腰椎间盘突出,自己都要别人照顾。我妈妈这种情况,身边不能没有人。”黄伟亮说,当他得知了母亲的具体病情后,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决定辞职回家照顾她。
从此,这个孝顺的小伙子陪着母亲,走上了漫长的治疗之路。
悉心照料,他终于唤醒了昏迷多时的母亲
黄伟亮的妈妈名叫罗录花,今年49岁了。2017年突发脑溢血后,她昏迷了很久。
从遂昌到丽水,再到上海,为了唤醒母亲,黄伟亮陪着她奔走了多家医院。2017年下半年,罗妈妈在上海动了手术。
“我妈动了手术后,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很久。那会,我每天只能通过视频,探望她三分钟时间。”黄伟亮说,那段日子里,他每天都特别珍惜那宝贵的三分钟时间,每当视频接通,他就会不断和妈妈说:“妈妈,能不能听到儿子说话?如果你听见了,就动一下眼睛。没事的,慢慢来,儿子会一直陪着你的。”
也许是黄伟亮的声声呼唤起了作用,母亲最终睁开了眼睛!虽然当时她还是没有任何意识的,但对于黄伟亮来说,这至少是一个好的开始,他就更有信心了。
之后,经过黄伟亮近一年的悉心照顾,母亲的病情有了进一步好转。2018年2月,母亲终于回到了遂昌老家。
时隔一年零七个月,母亲第一次开口说话
“回到老家后,妈妈的意识渐渐恢复了,但是不能说话和站立,还需要不断进行康复训练。”黄伟亮说,回家之后,他就不用再像在医院那会那么累了。不过,在记者看来,这只是相对而言。
每天,黄伟亮除了照顾母亲的起居外,还要不断陪着她进行康复训练。光给母亲换尿不湿这个简单的活,他每天就至少要重复五六次。
“妈妈意识恢复后,常常会哭。我就要天天想着办法,哄她开心,并不时引导她试着开口说话。”黄伟亮说,回到家之后,有了其他家人的照应,他就想着去找份工作,想减轻家里的负担。
2018年7月,黄伟亮在黄沙腰镇市场监督管理所找到一份协管的工作,开始一边上班一边照料母亲。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2018年12月17日上午,黄伟亮像往常一样,将母亲从卧室抱到客厅的椅子上后,他突然惊喜地听到母亲用方言说了一声“没办法”,这可把他高兴坏了,几乎喜极而泣。
“我知道母亲的病情在一步步好转,真的很高兴,而母亲说的那句话,或许是不想拖累我、拖累家人。”对母亲说的那三个字,黄伟亮其实很理解。
由于是异地恋,黄伟亮在回到老家后,就和女朋友分手了。“有些许无奈吧,但相信女朋友会理解的,毕竟我要照顾好妈妈。”黄伟亮说,他现在就是希望妈妈能恢复得更好。他相信,风雨总会过去的,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