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 欧阳志云
25年来,丽水以生态优势为根基,坚定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走出了一条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双招双引”战略性先导工程,丽水“无中生有”打造形成了以关键材料为核心的特色半导体产业链;在招才引智方面,在全球建立人才联络站,充分发挥华侨资源,推动产业与人才双向汇聚;在生态产业方面,丽水打造“山”字系区域公共品牌集群,其中“丽水山耕”近三年销售额突破160亿元,“丽水山居”年接待游客超2000万人次,实现生态价值高效转化。丽水还探索了一条新的城市化路径,中心城市从“一城独秀”迈向“一脉三城”、小县大城的城市格局,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力。
25年来,丽水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同并进,实现GDP和GEP双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和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分别连续16年和连续9年位居全省第一,成为全国绿色发展标杆、全国深度文明建设示范区。
丽水的创新实践充分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对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生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众服务等领域的创新实践,不仅为丽水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为全国树立了标杆,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路径和宝贵经验,特别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普惠金融这两块金字招牌,不仅起步早,而且系统全面相互融合,为全国各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贡献了丽水智慧。
丽水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的探索创新,是全国的先行者、引领者。GEP和VEP核心应用、“两山合作社+生态产品”交易模式、生态产品市场交易体系、区域公共品牌提升、生态溢价等系列举措,都是首创改革,成功将绿水青山蕴含的生态价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在农村金融改革方面,丽水也是先行者、模范生。2006年以来,丽水紧紧围绕“三农”需求导向,聚焦融资难、城乡差距大、普惠水平低等问题,创新林权抵押贷款等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大、丽水识别度高、获得感强的普惠金融“丽水模式”,有效盘活了农村闲置资产和生态资源,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提供了可靠的金融保障。
丽水的创新实践,不仅充分证明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不矛盾,可以双赢,更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了“丽水方案”,希望丽水继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创新经验,让绿水青山成为全国人民的金饭碗。